第280章 收获了

作品:唐朝的草蜢|作者:猫怕凉|分类:历史|更新:2022-11-22 07:21:38|字数:4336字

商山四皓彻底退休后,也不再回商山,而是与张子房一起归隐终南山

终南山日渐成为隐士归隐在洞天福地。

遥想东汉末年,诸侯割据,隐士在此时早已成为终南山捷径,与世无争,不问名利反成就了名望,变成了敲门砖

颍川隐士司马徽二弟子待时而动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不利,动而不束。

风起云涌之即,正是卧龙腾飞,凤雏鸣叫之时

至两晋时,隐是无处可逃,不知所归,竹林七贤,陶渊明等郁郁不得志而隐,又有谢安等隐士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

魏晋时隐士文化达到巅峰

隋末大乱,又多少贤者弃世隐遁?

李世民不无感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便是中国的隐士”

但这话反过来说就是能搅动风云变幻“二郎,臣妾心里不安”

“那倾城因姬云而来,因姬云而去。也因姬云而救你”

姬云成了负心汉,长孙皇后觉着倾城内心无法面对,所以才孤独离开。

不行!我干儿子不能是渣男。自我安慰“爱屋及乌,她心里还是有云儿的”

“如今想想,她排演的故事,也隐晦告诉朕,莫要对姬云做那飞鸟尽,良弓藏之事”

“陛下有古人之风,就是对待生死敌对降将他们,也礼遇有加,委以重任。断不会有倾城所担心的事情发生”

长孙皇后知道,倾城一个女人是做不了什么的。这应该是她的家里,或者说姬云背后那些隐士的态度,谁家老师会不护犊子?辛辛苦苦教出的弟子,人给你效力了,用完杀了可不行

“那些人想多了,朕巴不得姬云立功,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想到这,李世民哈哈大笑“可姬云那傻小子把这么动人心魄的原配媳妇气跑了”

君心难测,控制欲极强。说的就是李世民。深知这点的长孙皇后只剩下暗自担心

……

眼看水稻变黄,长江村的马周日等夜等,姬云总算是回来了

长江村的村民看这水稻这么快就熟了,自然有点小心思,想留下点来作种子

但是那不可能,江陵县衙的官老爷也这里住着,还带着衙役,谁碰直接砍死谁

一见面,马周就开启发牢骚模式,说姬云实在是害人不浅,你出去玩开心了!想过我的感受吗?

想过吗?对不起!姬云压根没想过“给圣上办差你有意见?”

切!不就是提醒自己答应他提拔下的事嘛。

要蛋定!回去再说吧

这年头没收割机,拿镰刀就行了

镰其实和“戈”很像,戈本身就是一种兵器,所以最早的镰刀制造者,就是做出来的一种杀人武器。而世界上最早的镰刀雏形,是在国外,据说是死神的杀人武器。

同时也兼职做手术用具。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天神克洛诺斯(宙斯的爸爸)就是用镰刀将自己的老爹给阉了

在我国,冷兵器时代,镰刀的用途还是用于战场,从出土为文物中看,镰刀最早是在商代战场,是由“戈”演变而来的青铜镰。

镰这种武器是十分危险的,一镰爆头,一命呜呼有木有?不过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伤到战友或者自己,是极其不容易操纵的。

所以,镰就下岗了。发挥余热,成了农具。用了几千年,还是没淘汰掉

我国南方较为常见的镰刀是弯镰

在竹林茂盛的地区都会用到,因为竹子比较硬,所以用弯镰可以让竹子全方位受到割痕,这样更容易让竹子折断。

南方一些地区,还有一种似于“刀”的镰,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既可以当做镰来“割”,也可以当做刀来“砍”,所以它的实用性还是很强的,这种镰普遍用于经常上山的农夫,一把镰可以完成两个工具完成的工作。

就一亩地而已,想先放水抓鱼,但是怕鱼收了死掉。

收水稻的时候看里头鱼一直扑腾。看样子好像有点多,马周很得意“看看,这可是我每天辛辛苦苦喂养的,都是我自己的肥”

你死一边去,你的肥有毒。姬云觉着恶心“可是皇上也看不见呐”

看看这个,想想做戏做全套嘛。雇佣木匠箍大木头桶装鱼。别人这么干,没拉长安鱼就死差不多了

但是姬云可以夏日制冰啊

就是这做出来的大木头箱子有点漏水。

木匠手艺有点潮哇!算了,半路边走边补充吧

水稻收的时候,特意留了一小片,连土带稻起出来装大木桶上,回去当证据。做戏要做全套

放水收鱼,装木桶里养着。

稻谷籽粒饱满以后,收割脱粒,脱粒以后将稻谷收回家。这个时候的稻谷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必须放在太阳底下翻晒。在南方,一般稻谷晾晒的时间为2~3天,在晾晒的过程中,还需要15分左右用耙子对稻谷进行翻动,保证晾晒均匀,但是也不能晒得太干,晒了太干以后,碾出来的大米会碎小,所以晾晒的稻谷晒到7分干的程度以后,就可以去加工站加工大米,也或以收起来进行储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唐朝的草蜢》,方便以后阅读唐朝的草蜢第280章 收获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唐朝的草蜢第280章 收获了并对唐朝的草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