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这是忠义之士(四)

作品:赤旗|作者:赵子曰|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0 16:03:04|字数:6298字

来的人是奉令来找刘小虎的那个刘昱的亲兵。

刘小虎听了他的禀报,与曹干说道:“阿干,那我去大帐了。”

曹干下揖说道:“恭送大家。”

看着刘小虎远去之后,曹干心道,“那亲兵说是刘昱有要事与小虎商议,小虎又说刘昱去见力子都,主要为的就是‘西入鲁郡’这件事,看来是这件事有眉目了。”

关於下步的发展,曹干也有他的考虑。

他虽然在军事上,目前为止,还称不上“精通”,毕竟有前世的见闻,甚么“金角银边”、甚么“关中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甚么“得中原者得天下”,甚么刘秀与袁绍都选择了“河北”起家,甚么“大多时候都是由北统南”等等之类,因对於“军事地理”方面,还算是略有了解,故而,实际上,无论是徐州、抑或是鲁郡、东郡,在他看来,都并非是最好的起家之地,换言之,并非是最好的“根据地”的选择。

徐州虽然属於“银边”,但太偏了,若非是天纵之才,断难借此成事,至於鲁郡、东郡,处在四战之地,除了东郡西边有条黄河,无险可依,更不适合拿来当做起家之所。

但是,对於刘昱他们这部的义军来讲,现在的确也是没有什么别的选项。

他们是东郡人,先天的起事时的地理条件就不行,董次仲又不能容人,没办法只好跑到徐州来,徐州这厢,如今北有樊崇、中有力子都,地盘又已被分得干干净净,并且力子都明看着也不是良主,要想得到自己的发展,现下亦的确是只有西入鲁郡、重回东郡这一个选择。

西入鲁郡,下一步又真的能重回到东郡以后,接着该怎么发展?

曹干已有些模糊的想法,只是能不能得成,他还没有把握,需要再给他更多的时间来做考虑。

——不过,至少有一点他是已经确定的,那就是打下鲁郡、回到东郡后,抑或言,在打下鲁郡、重返东郡的这个时间段中,刘昱是想指此来扩充他的部队,他也要扩充自己的部曲。

这已是确凿无疑的!

董次仲不是良主,力子都不是良主,刘昱也不是良主。自己和刘昱两人之间在政治路线上的矛盾已经是很明显了,只是在自己的“委曲求全”和刘小虎的“顾全大局”下,矛盾还没有挑破,双方眼下都还能忍一忍对方,但随着刘昱部曲的增多,随着刘昱越来越能摆脱对曹丰、对自己、对戴兰这些“旧部”的依赖,随着自己对他的政治选择的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两人的反目是早晚的事,自己需要及早的对此做好准备。并且,自己的力量现在弱小,这个“准备”还不能是“直接”、“蛮干”的准备,得是一个“讲策略”、“讲方法”的准备。

这就很考验自己的智慧了!

自己有这个智慧么?

曹干活动了下身子,脱掉外袍,依旧是光起了膀子,操起刚才放下的铁锹,既然事情已经做起来了,自己就得让这个事儿有奔头,自己就得鼓舞奋进!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刘昱,自己如果都搞不定,那还下什么决心,不再去找刘秀投奔?既来一遭,就鼓舞奋进!

从他一块儿来迎刘小虎,适才站在不远旁边的田屯、褚交等几个亲兵已经过来。

田屯听见曹干低声说了句甚么,没听清,问他说道:“小郎,你说啥?”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银白色的月光流淌倾下,曹干黑黝黝而精壮的上身,在这夏夜的月光中,充满了年轻的活力。

干了一整夜,壕沟如期完成。

吃过戴黑等送来的早饭,曹干下令,部曲分成两班,让新兵去休息,老兵继续干。

他没有休息,领着头,也继续干。

用后世时间,到八点多的时候,张曼、刘让刚睡起未久,刘昱派人来叫曹干去议事帐。

和曹丰一块儿到了帐中,等了会儿,接到刘昱召令的诸人相继到齐。比之往前议事,今天参加议事的人,多了五个。在海西,刘昱共募了两干兵上下,他把之分成了四个曲。多出的这五人,四个是新任的曲军侯;另一个是自领了百十人来投他的任躬。任躬,也被刘昱任为了曲军侯。刘昱的议事帐远没有力子都的议事帐大,早先议事,最多七八人参与,帐里还能坐得下,多出了五个人,坐得就很拥挤了。拥挤归拥挤,刘昱的心情却要比不拥挤时为好。

心情好,两个原因。

越拥挤,说明自己的部曲越多了,这是其一。西入鲁郡的事儿,基本已定,这是其二。

所谓“无出其右”,又所谓“闾左”、“豪右”,入关以后,汉承秦制,以右为尊,然在军中,因刘邦是楚人,遵循的却仍是楚人旧制,以左为尊。

坐在主席上的刘昱,顾目左视,自上而下,分是陈直、戴利、戴兰、孙卢和刘英等两个新曲军侯;顾目右视,自上而下,分是刘小虎、陈获、曹丰、曹干和两个新曲军侯,以及孙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赤旗》,方便以后阅读赤旗第一百四十三章 这是忠义之士(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赤旗第一百四十三章 这是忠义之士(四)并对赤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