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民意不可不听(八)

作品:赤旗|作者:赵子曰|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0 16:03:28|字数:10906字

曹干上午到的县寺,对县寺工作的检查,进行到将近傍晚时分,乃方结束。

检查的重点是那十余个转为县吏的本部部曲的工作情况,此外,对县寺中其余的吏员也捎带着进行了一些检查。检查的结果,曹干还算是较为满意。

十余个本部部曲干得都不错,虽然因为缺乏经验,在这两三个月的县寺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凡出现的问题大都及时得到了纠正,他们也都吸取到了教训。

至於其它的县寺吏员,大部分本即是任城县寺的县吏,工作上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有关他们的问题,最主要的只有一个,便是态度问题,用后世的话说,亦即“是否真心拥护新政权”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倒是颇有。虽然出於种种原因,这些本即是任城县吏的吏员们,现在选择加入到了以刘让为首的任城县的“新治政班子”里边,可要说到“真心拥护”的话,其内却实是不多。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曹干敏锐地察觉到,这些老吏员,至少目前他们的状态,大部分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对於工作,他们大多是上边有什么命令下来,他们公事公办,照办执行即是,仍用后世的话说,“主观能动性”这块儿,他们基本是半点也无。

检查完工作,和县吏们的谈话都结束以后,曹干与留在堂上的刘让说道:“子君,县寺的日常施政,你大体上主持得不错。转为县吏的咱部的老部曲们,也都干的不错,都很卖力。问题固然是有些,但俱是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随着经验的增多,我想这类的问题必会慢慢的随之减少。眼下来看,最大的问题是老县吏们的态度问题啊。这方面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刘让回答说道:“郎君,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

他举了两三个例子,禀与曹干,说道,“比之转为县吏的咱们的老部曲,老县吏们在作事的态度上,确实甚不如之,很不积极。比如上次咱们给县乡贫户分粮、分布,户曹、仓曹、金曹等各曹的老县吏们,还有小府,就相当缺乏主动,一项任务布置下去,他们要么慢慢悠悠的,一点不着急,加个班、加个点,一天能完成的事,他们非得两天、三天才完成;要么非等到我再问的时候,才向我回禀,由是致使上次的分粮、分布推进得甚慢!”

端起水碗,刘让喝了口水,继续说道,“那次之后,我在县寺中发了一次火,大发雷霆,严正地警告了他们,若是敢再有下次,以后的各项政事,如果还有县吏敢这么拖沓,我一定给以严惩!我发过火后,情况有所好转,但还不是很让我满意。”

“这种情况是不是仍然未得彻底扭转。”

刘让说道:“是啊,郎君!又比如组织农会这件事,最近这段时日,遵照郎君的命令,县寺一直在忙这件事,郎君问了我两三次了,问得我很紧,郎君,我实话说,我催促底下催促得很紧,可底下办事的老县吏们,拖沓、慢悠悠的状况依然还有!本该早就已能组建完成的农会,直拖到於今,才勉强算是组建成了。还有,就是奉郎君之令,对任城全县的民口、土地进行一次准确的普查这项工作,截止日前,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了,我虽是再三督促,每隔三两天,我就会问一遍进展,而全县一个县城、五个乡,到今日为止,也才普查完了三个乡!……郎君,今日下乡的那两个本是咱部老部曲的县吏,下乡便是为了督办此事。”

——户曹、仓曹、金曹,都是县寺诸曹中的其一。户曹主户口名籍、婚庆祠祀等事,大致相当於后世的民政局,但权力比民政局大,国以民为本,户口的统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赋税、徭役,於县寺诸曹之中,此曹名排第一。仓曹、金曹,分是主仓谷出纳、贮藏和货币、盐铁事的。小府,如前文所述,又称少府,掌出纳、钱饷,主一县之财政,相当於后世的财政局。

治理一个县,别看当下的县通常人口不是很多,远不能与后世的一个县,动辄就是数十万民口相比,当下的县大部分也就是几万人口,十万以上人口的就已可称大县了,但数万民口,这么大一块地方,要想把之治理好,实也不易。县寺诸曹,各有其掌,缺一不可。

而又县寺诸曹各自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又大多都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的。

便拿刘让提及到的户曹、仓曹、金曹、小府来说,户曹涉及到了“统计学”,仓曹涉及到了“仓储”方面的专业问题,粮食该怎么储存,才能不使之发霉、发潮?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因为老鼠等造成的损失?金曹、小府则皆涉及到了“金融”和“算术”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专业性方面的内容,往深里说,其实还都只是表面上的东西。要想这几个曹的工作干好,须得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不说,同时,该曹的曹掾、属吏还得地方熟、人头熟,还得知道他们各曹内部“通行的一些潜规则”。专业能力有了,潜规则知道了,如此在工作上才能合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赤旗》,方便以后阅读赤旗第二十八章 民意不可不听(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赤旗第二十八章 民意不可不听(八)并对赤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