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吐为快

作品:明末辽东从军行|作者:辽鹰|分类:历史|更新:2022-12-07 16:42:10|字数:5918字

杨林指着辽东的沙盘模型道:“由西向东,关内通往辽东的陆路只有山海关、宁远、锦州和广宁这一条路。其余方向均不是我大明之地。也就说,建逆只有一面对敌,这与以往关内各地发生叛乱,四面都有官军进剿的形势不一致。”

“朝廷为了消灭建逆,势必要不停的派遣官军来到辽东。但是受地形和路途远近所限,援辽官军不能同时到达,必有先后之分。迫于粮饷紧张和朝廷的压力,先到辽东的官军必然要先发起进攻,可兵力却比建逆要少很多。”

“这种多路进剿看着声势浩大攻势不断,涨了朝廷的脸面。可惜却为建逆集中优势兵力,以逸待劳、逐一击破我各路援辽官军创造了条件。就和添灯油一样,来一波被灭一波。久而久之,辽东就成了我大明流血不止的伤口!”

“咝——”,熊廷弼是明白人,听杨林讲完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知道,朝廷有九成的可能性要按照这位年轻人预测的那样去做。他反复观看着沙盘上的地形,用手一寸寸的比量距离,心中在进行着各种推算和对比。

杨林为了后世华夏三百年的命运真是豁出去了,今天是竹筒倒豆子——一吐为快。

“大人,如果朝廷不对建逆加以重视、不尽早采取策略全面应对。我敢断言,不出十年其将是我心腹大患,危及江山社稷和国家根本!”

邢云衢见杨林这样说,放下手中的笔道:“杨备御,您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了吧。这些建州胡贼不过是些未开化的蛮夷,多年来虽习得一些我大明的王化之法,但终究是山林野人。仅凭蛮勇之力如何能危及我大明江山社稷?”

杨林苦笑道:“邢先生,建逆是蛮夷不假,但他们不是傻子。我刚刚以李永芳为例,以此说明他们深谙以汉制汉之道,富有心机和谋略。同时他们也极善用兵,否则何以在辽东纵横多年。面对这样的蛮夷,我们若是掉以轻心是要吃大亏的。”

邢云衢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些胡贼不过在萨尔浒侥幸轻取了一场,攻陷掳掠了沿边的一些城池。难道等朝廷再次调集大军后还能再输给他们?”

“其逆首努尔哈赤不过是小小的建州左卫指挥使,轮才干和实力,他能比得过宁夏的哱拜和播州的杨应龙?其人马不过数万,所处之地苦寒难耐、产出贫瘠,在朝廷面前难以持久。最终还是要被解往京师受那千刀万剐之刑!”

杨林摇摇头道:“邢先生,正是应为建逆所处之地苦寒难耐、产出贫瘠,所以才促使其为了活下去更加团结。而且他们很善于外交。据我所知,其现在就与喀尔喀蒙古各部有紧密联系,施加各种手段予以拉拢。”

“如果假以时日,邻近我大明的漠南蒙古诸部有很大的可能被其笼络和征服。到那时,建逆可战之兵不知翻了几何,长城之外尽成其发动进攻之地,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大明又何以应对?!”

“这些叛逆真的如你说的这样,日后会威胁我大明的江山社稷?”熊廷弼神色凝重的问道。

“大人,这就要看朝廷对这些叛逆是什么态度了。如果一直轻视不以为然,认为不断发兵进剿就可以将其消灭,那么形势将愈发恶劣。反之我们现在就想办法采取策略进行应对,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哦,那么说说你的想法!”熊廷弼道。

喜欢明末辽东从军行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明末辽东从军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辽东从军行》,方便以后阅读明末辽东从军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吐为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辽东从军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吐为快并对明末辽东从军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