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到底选谁

作品:诸天从师父开始|作者:两手一摊|分类:其他|更新:2023-06-24 09:34:17|字数:8082字

这样一想,寇仲意识到为何民间多称其为“圣佛”,这些举动经过魔门的底层渠道传扬出去的确是极有号召力的。也只有魔门这种深植于底层的势力能够做到这一点,就算是佛门如今都没法将某个人的名声传扬到百姓耳中,因为佛门至今的主流传播方式都是走上层路线。

几个走下层路线的如禅宗、三论宗还和文搏关系不错,甚至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推波助澜,只是他们能影响到的人远远不及魔门,谁叫近千年来魔门被主流打压得根本没法登堂入室,要是还不能在底层扎根,早让人清理干净。

可说到这天下群雄中谁能作为天子,寇仲也起了好奇之心,他一路随同文搏从长安南下去往巴蜀检点安隆负责的事宜,然后顺江南下途径飞马牧场,寇仲和他口中那位“美人儿场主”商秀珣关系极佳因此得赠宝马。

还和占据荆楚的萧铣所部交手过一场,对方认出文搏身份立刻大骇之下仓皇退去。最终来到江南故地重游,这儿就是寇仲与徐子陵的家乡。

一路上英雄豪杰并不少见,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萧铣、王薄、沉法兴、杜伏威还有李子通这些占据一地的群豪属下如何他们都曾认真考察过。

可是文搏自始至终都没有表露出对谁格外看好,据说慈航静斋之前就分外属意李世民,然而文搏对他也不冷不热,倒有几分看不太上的意思。

所以寇仲才想不到文搏到底选定何人,以他来说沿途所见的李子通、杜伏威、李建成、李世民都算是一时之选,不说所过秋毫无犯,但是军纪颇为严明,其中杜伏威甚至有些矫枉过正,对领地内只收很低的赋税,同时下令凡官吏贪污者无论轻重一律处死,

这固然让杜伏威民间声望极佳,可他手下除了精锐之外的新附之兵军纪不大理想,时不时被杜伏威亲卫执法队揪出来斩首示众。

但是寇仲觉得杜伏威很合他胃口,赏罚分明言出必行,又有枭雄之姿。双方见面可谓一见如故,杜伏威本就和文搏相识,虽然今时不同往日,文搏倒也没为难他。

因此杜伏威还提议让寇仲做他义子,既是为了结好文搏,也真是喜爱寇仲。

这年头的义子可不是后世那种跟家丁仆役相似的做法,是真有继承权的。杜伏威就是想得到文搏支持,哪怕交出今后权势都无妨。

奈何文搏拒绝了杜伏威的提议,直言不想寇仲少年丧父,气得杜伏威当场……当场就吓了一跳,回去赶紧思考自己是不是得罪了文搏。

可是到最后杜伏威都没能想明白,还是寇仲看不下去留书一封,告知杜伏威他问题就在于并无太大的野心和能力争夺天下,自保有余进取不足,等某个强大势力逐渐扫清周边之后杜伏威的江淮军只有束手投降的份。

这点问题就连寇仲经过一段时间文搏的耳濡目染都能看出,他自然就不会觉得文搏看好杜伏威。

按照这般标准进行判断,寇仲真觉得好像也就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两兄弟成事的可能性最大。若是得到魔门鼎力支持,占据关陇、晋地随时能进军洛阳,天下精华几乎尽入其手,争雄天下再无敌手。

除了河北的窦建德。

这位反王评价如何,寇仲实在无法断言。因为他们路上还没见过窦建德的兵马,只能从民间传闻来推测这人是否有定鼎天下重造盛世的能力。

窦建德的名声也确实不错,就连洛阳附近的百姓逃难除了往关中跑之外第二选择就是河北。也没听到过窦建德有暴虐残民的举动,行事作风也向来稳重。

因此寇仲开始猜测难不成文搏是属意窦建德?毕竟寇仲从大林寺出来不久,虽没去过河北,文搏却遍历天下很有可能与窦建德曾见过面。

于是寇仲说出心中猜测,“文大哥,既然不是李子通,也不是咱们曾经见过的那些大人物,你选中的天子是不是河北窦建德呀?”

这次就连文搏都有些诧异,不免笑道:“怎么就窦建德了?现在这群雄争霸的戏码才刚刚开始,谁知道他们后来会怎么样行事,我不会就现在选定某个人,要看他们往后表现。”

说完之后文搏不再提此事,就想离开,因为李子通已经控制江都正在着手管理,已经不会有大的变故。至于小规模的清洗也属寻常,不过那些富贵人家又和文搏有什么关系?

只是寇仲依旧在苦苦思索,他的思维陷入误区,觉得只要文搏选定某个势力就必定能一举定鼎江山。这显然是慈航静斋那位师妃暄给他的印象太深,没有理解文搏并不在乎由谁统治天下,而是再往后执政者能不能治理好天下。

这种事情就没法看谁有潜力就全力支持,历史上李世民固然开创伟业,可这个世界的李世民跟历史书上描绘的也不一样,又有了文搏这个变数谁知道往后发展是否还能一如既往?

这些事情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文搏不能拿着历史中的记忆就硬套到现实上,那样造成的后果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诸天从师父开始》,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从师父开始第九十七章 到底选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从师父开始第九十七章 到底选谁并对诸天从师父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