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报告

作品:校长只想扣大棚|作者:杨儒鸿|分类:都市|更新:2023-02-27 06:15:05|字数:4552字

(本章过于硬核,看不懂就跳)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人工智能赋能七台河教育的可行性报告》...”

田梵毫不胆怯地站在大报告厅的讲台上。台下坐着的是市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教育局各科室领导、各区教委领导、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校校长、副校长以及主管教学的主任级中层干部...

可以说QTH市能跟教育挂边,能说得上话的头头脑脑们全都在台下坐着呢!

而事情的起因,则是田梵打报告找上头要钱。

为啥要钱呢?

新楼建好了,新教室也要装修了。

要搞信息技术2.0教室嘛!要搞智慧课堂嘛!要采购硬件、更新设备...得花钱嘛!

没钱用啥买?

刷脸?赊账?你看人家给不给发货、给不给安装就完了呗!

田梵是有钱,但是学校的花销不能他靠他一个人的钱包去支撑啊!

他这么牛哔,咋不把全国的教育经费一人包了呢?

所以作为一个校长,该打报告打报告,该递预算递预算...田梵也没想到,自己随着要钱报告的“要钱理由”竟然引起了上边的高度重视。

这份报告从区里被送到局里,最后被送到了王庭副市长的桌上。

最后,就有了今天的这个规模轰动,参会人员高达五百多人的巨型会议。

田梵此刻的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表面笑嘻嘻,心中嘛麦皮。

给钱不给钱还没答复呢,先把我拉到这作报告是几个意思?

咋地?

你这是现场招标会啊!

不过这么大的眼都现了,田梵也就不差这一哆嗦了。

“AI的诞生对于人类社会来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随之而来的是技术的更迭换代,是产业的结构化改革--而我们教育,也不能固步自封,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进步,谋得发展。”

“国家对此早就有了预见性的、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于是就有了我们的信息技术2.0进校园的推进工程。但是,太多太多的学校只把这项伟大的工程当成了随便应付的工作,导致了这项工程最终流于表面。”

“智慧课堂绝不仅仅是安装电子白板,做个PPT上课,放个视频展示这么狭隘,这只是披着信息技术皮的传统课堂。”

“新型的教育数字化工程应该是更系统、更全面的闭环式体系,能将学生、老师和家长通过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有机地连接起来。”

“想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单打独斗是做不到的。它需要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甚至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完成教育资源的共享,创建专业化的教育教学数据库。”

“同时,学校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技术,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合力办学。”

“教师之间,利用智慧平台教研;”

“学生之间,利用智慧平台学习;”

“师生之间,利用智慧平台互动。”

“区域之间,利用智慧平台帮扶。”

“学校之间,利用指挥平台教学。”

“以此来形成跨校联合教研,联合备课,联合教学,联合培训的【四项联合】研训方式,创造物联、数联、智联一体化智能教育环境,探索智慧教学的新形态,推动QTH市内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的发展。”

“想要实现这种目标,必须要重点聚焦优质高效,打造三个智能助手--备课助手、教学助手和作业助手。”

“备课助手可以帮助教师快速调用所需资料,快速链接数字教材、空中课堂、学科网等线上资源,提高教师备课效率。”

“教学助手顾名思义,能够赋能教师上好课、好上课,从讲、练、测、评四个维度综合推进课堂。”

“作业助手能实现个性化作业推送、自动批改、作业数据分析、自动生成错题集等功能,让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长。”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但是受限于学校的规模、班级的班额,因材施教成了一句空谈。”

“但是AI技术的到来让我们可以把这种不可能化作可能!”

“利用智能化技术根据多维素材与教学跟进评价、分析研判、科学精准的教育评价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针对性。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特点,引导教育走向个性与灵活。”

“针对如何进行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我在这里做了一张思维导图...大家可以拍照仔细阅读。”

说着,他就在后方的大屏幕上切换了背景,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格状思维导图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张图干货满满--校长、教师、家长的分工职责被完整地指出,而最专业的还是学生数字画像的生成原理以及学生成长数据中心的制作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校长只想扣大棚》,方便以后阅读校长只想扣大棚第七十七章 报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校长只想扣大棚第七十七章 报告并对校长只想扣大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