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朱开山回家

作品:校长只想扣大棚|作者:杨儒鸿|分类:都市|更新:2023-07-21 16:38:44|字数:4318字

第298章 ·朱开山回家

1904年齐鲁大旱...

满青确实划拨了一部分的赈灾粮食,但是在层层抽条之后,落到百姓手里的可能连糠都不剩。

齐鲁人民向来安土重迁,但是在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再眷恋故土的人也会选择背井离乡,寻求一条活路。

在年初的时候,田梵就把人手撒到了齐鲁各地建立移民接待档口。一开始的时候,没人把这个地方当回事儿,但是当天降大旱,民不聊生的时候,各地的移民接待办成了最火热的地方。

只要你选择举家搬迁,移民接待办就会给你家发粮食、发安家费,而且在到地方之后还安排工作,挣了钱之后还可以低价买房子。

虽然东北在齐鲁人民的印象里是酷寒之地,但是在全家人都活不下去的时候,举家搬迁怎么说都算一条活路。

移民接待档口一拖拉机一拖拉机地往港口送人,而港口那边做好身份登记之后就安排这些移民统一上船。

建三江派出来的都是大型客轮,跑一趟能装好几千人。这帮家徒四壁、无家可归的农民是真没啥行李,一个个两手空空地就上船了。

登船的时候,移民们对于未卜的前途感到迷茫--但是当建三江的工作人员推着餐车为这帮人发香喷喷的盒饭的时候,他们的满心迷茫都被抛到了脑后。

吃的!

粮食!

大米饭!

还有肉!

建三江这么富裕的吗?

经过两年的打拼,朱开山已经成为了三江义勇菌的一名舰长。他的资历当不上战列舰舰长,只能担任巡洋舰牡丹江号的指挥官--上校军衔。

齐鲁大旱,朱开山的老家也在遭灾的范围内。他很担心家人的生活,于是向长官申请探亲假回家探亲。

海菌司令批准了朱开山的请假申请,并为他提供了移民办的联系方式。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联系移民办申请援助。

这个援助包括钱粮、武器以及菌事援助。这齐鲁大地现在也不太平,胡子绺子遍地走--这些人为了活命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朱开山也有几个老家带出来的生死兄弟,当年出生入死闹义和团、打洋人,有的死在战场,活下来的基本都跟朱开山一起来了建三江。

这次他准备把这些兄弟们都带上,把家里人都接到三江自治领过日子。

他们现在在三江自治领都有家有业,他们的粮饷不低,平日里也没啥花钱的地方,都攒着给家里人置业呢!

朱开山家里有仨儿子,所以他在建三江七号农场给儿子们包了十二垧水田和六垧旱地,只要他们来了建三江,就能靠自己的力气活得相当不错。

机器可以买也可以向农机站租赁,这么多的土地不用机器插秧收割能累死个人。和齐鲁不一样的是,建三江真的是人少地多啊!

朱开山在出发的时候,先和他们家那边的移民办打好了招呼,万一真有什么情况还真得求他们帮忙。

田梵在每个县城放了百来号人,而且有枪有炮有装甲拖拉机。如果真有不开眼的山大王敢对他们出手,他们也不会客气,直接用子弹招呼。

所以三江移民办在齐鲁大地是没人敢惹的存在,不管是绿林好汉还是散兵溃勇,听到移民办的风声都得绕道走。

回家之前,朱开山和兄弟们买了不少三江特产。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嘛!

朱开山还挺有情调地给老婆买了新衣服,给传文、传武和传杰买了好吃的。

老朱回家肯定是不能开着巡洋舰过来,毕竟他现在是休假状态。

所以他们是蹭了移民办的客船,一路沿着大海回到了齐鲁大地。

他们现在还是青庭的通缉犯呢!不过他们现在已经不用在乎青庭的态度了!他们这些义和团的后边已经有了新的靠山!建三江自治领可不怕她慈喜老妖婆!

为了赶路方便,朱开山管港口的人借了几台三蹦子代步。骑马是不可能骑马的,整个建三江也没几匹战马。三蹦子这玩意有油就能跑,比骑马靠谱多了。

就在朱开山赶路回家的时候,老朱家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传文娶亲。

传文和老谭家的仙儿打小就订了娃娃亲,原本应该是朱开山主持孩子的婚姻大事,奈何他被青庭通缉,无法光明正大的回家。

要不是建三江在齐鲁大地各处都有自己人罩着,朱开山现在也不敢回来。

眼看着孩子的亲事不能再拖了,于是朱开山的老婆拍板做主,迎娶谭仙儿进门。

老谭家也没多要,就收一石小米作为聘礼--这在往年压根不算事儿,但今年可是大灾之年啊。一石小米就能让一家人活下去!

老朱家通过东拼西凑,可算是凑够了一石小米作为聘礼,但是没成想在迎亲的路上碰见劫道的了。一群被饥饿逼到绝路的人抢走了老朱家用来当聘礼的粮食。

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朱开山带着兄弟们骑着摩托突突突地来到了山道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校长只想扣大棚》,方便以后阅读校长只想扣大棚第19章 朱开山回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校长只想扣大棚第19章 朱开山回家并对校长只想扣大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