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才艺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3-01 02:16:29|字数:4244字

黄子澄担心朱允熥作弊提前准备好,决定亲自出题。

“等一下!”

黄子澄对着大本堂前面一排竹林,说道:“你们就以竹子为题作诗。”

远望绿竹林,郁郁苍苍,重重叠叠。

修直挺拔,有直冲云霄之状。

皇宫里不准栽树,唯恐有刺客隐在其中。

唯独春和宫有梅树,和大本堂前有这片小竹林。

东宫的梅花寓意着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大本堂的竹子,代表年少的诸王活力满满、潇洒挺拔,有气节傲骨。

这次朱允熥没急着表现,而是把压力给到朱允炆。

“老二,你站着半天也不见发表,是不是不会啊?”

眼看被拆穿,朱允炆涨红了脸,争辩道:“胡说八道,读书人怎么能不会作诗呢?”

接着便是“之乎者也”之类的话,引得众人哄笑,大本堂内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毕竟是“学习委员”,常年接受儒士名流教导,朱允炆还是有点东西的。

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让压力变为动力。

只半盏茶的功夫,朱允炆脸色渐渐复了原。

他目视着背靠宫墙的竹林,又回头看了眼春和宫的方向,沉吟几句。

“有了!”

脸上浮现惊喜,朱允炆负手而立,抓住机会开始装逼。

他大声道:“南墙富贵竹,春宫龙游梅。竹影窥落日,梅花香入梦。”

“好!”

小伙伴沈王朱模立马拍手叫好,充当啦啦队。

谷王朱橞和庆王朱栴也出言附和。

“嗯,不错,很应景。”

黄子澄抚着断续点头,很是满意。

朱允炆笑容淡淡,神色倨傲,对自己的文化水平很自信。

“三弟,轮到你了。”

他洋溢着笑容看向朱允熥。

坐等看笑话。

朱楩等人紧张,担心朱允熥露了老底。

“贤侄,不要勉强自己,要不算了。”

“勉强什么?”

朱允熥莫名其妙的看着朱楩,道:“我已经作好了。”

“?”

众人循声看向他。

朱允炆蹙眉:“莫要胡说,有本事念出来!”

“行吧。”

朱允熥神情淡然,好不轻松。

装逼如风,常伴吾身,没有过多的做作。

朱允熥目视竹林,当下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集体沉默。

辽王朱植张了张嘴:“好厉害思密达!”

“允熥居然这么有才?”

代王朱桂和肃王朱楧,更是目瞪口呆,他们二人最为年长。

同样是读书,人家贤侄居然如此优秀,出口成诗。

再看看自己,像个文盲,一句诗都吟不出......

他们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感到羞愧。

身为当事人的朱允炆更是万分震惊,一头雾水。

从小到大,他在文化上都是碾压朱允熥的,怎么今日那家伙这般有才华?

要说反应最大的,莫过于黄子澄。

这一刻,黄子澄直接怀疑人生。

朱允熥的第二首诗,可不是简单的打油诗,寓意深刻。

全诗没有一个“竹”字,却句句写竹。

就是放眼大明文坛,也极少有人在短短时间内作出这种佳作。

“好!”

“允熥真乃小诗圣!”

诸王起哄,节目效果拉满。

“二人都作出了诗,算平局吧。”

黄子澄最终拍板。

平局?

朱楩大叫:“允熥连作两首诗,允炆才作一首,怎么能算平局呢?”

黄子澄沉着脸道:“作诗讲究意境,你们懂什么?”

欺负我们不懂诗?

“俺们学识是有限,但也不能这般胡说八道啊!”

“对啊!还有公平可言吗?”

“行了,别闹了!”

黄子澄拿着戒尺警告:“若谁再闹,讨打!”

“......”

众人气不过,也无可奈何。

就因为黄子澄是师长,手里有家伙,有最终解释权。

人性里最大的恶,就是在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内为难别人。

皇帝和太子就是君,可以处置师长。

而亲王、郡王虽是王,但归根结底也是臣,路上遇到老师还得老老实实下马行礼。

朱允熥今天算是学到了,心想着等日后当了皇太孙为君,也要好好使用君权。

只有当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所有的事才能迎刃而解。

哪怕是不合理的事,也都可以变得合理!

平局,那只能再出一题。

这次朱允熥建议,随机选一个人当出题人。

然后朱允炆选择了沈王朱模。

他已经输了一把,再输就打脸了,必须稳妥!

“让我出题?”

朱模是这里最小的,只有十二岁,哪里会出题。

不过他也知道这次责任重大。

朱模小小年纪,心眼子倒不少。

他看向众人,说道:“才华也是智慧的体现,这次还以竹子为题,但不作诗也不作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二十三章 上才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二十三章 上才艺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