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奉天殿三考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3-01 02:17:13|字数:4250字

奉天殿,金碧辉煌。

文武百官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朱允熥着亲王朝觐的皮弁服,立与丹陛之下,神情淡然。

对面站着朱允炆,同样一身青色皮弁服。

他面容焦脆,似乎沉浸在投票的悲伤之中。

今日到场的勋贵不少,很多人都是临近年关,进京述职。

如往常一样,朱元璋让通政司汇报工作。

“不是说考较皇孙吗?怎么和早朝一样?”

“年底了事多,陛下他就这样,国事第一。”

“哦哦.....”

百官在耐心地等着。

就好像学校大会发奖现场,教导主任老是在那长篇大论的发言。

通政使像是个憨憨,没完没了的说。

众人想刀他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通政使好不容易说完了,鸿胪寺卿立马补上位置主持朝会,将话题往正事上引。

朱元璋不是个卖关子的人,他看向两位皇孙。

“朕有三考,第一,你们若为皇太孙,将如何对待自己的叔叔们?”

朱允炆神色陡然激动。

不光是听到“皇太孙”三个字,更是因为,自己押中题了!

既然是考,那就有提问环节。

洪武皇帝最关心什么问题?

一群文官在惠王府连夜押题,如同一群老师辅导高考生冲刺高考。

当然,吴王府也没闲着,幕僚们把能想到的问题都过了一遍。

在赵勉的示意下,朱允炆率先抢答:“回禀陛下,孙儿会一如既往地尊重叔叔们......”

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好话。

显然,朱元璋并不想听这些,又问:“将来你的叔叔们若不安分,你将如何待之?”

问题一出,奉天殿内顷刻间安静。

晋王世子朱济熺,燕王世子朱高炽,这二人的脸色就像变戏法似的,瞬间苍白。

听说要立皇太孙,他们本来就挺难过的,现在居然扯到藩王们不安分......

啥叫不安分?

不轨?

造反?

关于这道题。

朱允炆也是有准备的,其实他早就看拥兵自重的叔叔们不爽了。

当着皇爷爷和满朝大臣的面,却不能吐槽藩王们,得大度!

“孙儿以为,首先用德来争取叔叔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朱允炆顿了下,继续道:“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或是改其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朱元璋听了,细细一琢磨。

这孙子有点东西!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再削其地,或变置封地,其甚则举兵伐之。

朱允炆列出的方法听起来确实能够解决藩王不轨的隐忧。

朱允熥撇撇嘴,你小子说的好听,历史上你也是这样忽悠老朱的,结果你当皇帝后。

说好的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可你建文帝实际操作却是直接拿人流放!

连普通的帝王手段和格局都没有!

绝不能让朱允炆这小子装逼成功!

朱允熥开口道:“惠王说的在理,可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

“什么因素?”

众人看向他,连老朱也来了兴趣。

朱允熥道:“能力!”

他大声问:“一个能力不足的皇帝,拿什么削藩?又拿什么拔刀相向?”

“汉景帝削藩,那是人家有能力,惠王,你有那能力削藩吗?”

面对朱允熥的质问,朱允炆大惊。

怎么变成我削藩了?

我刚才回答的只是假设!

现在把削藩这大帽子扣我脑袋上,这让藩王们知道,岂能放过我?

“吴王,你别乱说,我何时说过削藩了?”

“没有吗?那拔刀相向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

“行了!”朱元璋问:“吴王,说说你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叔叔们?”

朱允熥道:“回陛下的话,孙儿与诸位叔叔本就是一家,自然会善待他们。”

朱元璋又问:“若你的叔叔中有人不安分呢?”

朱允熥正色道:“假如有叔叔受奸臣蛊惑,行不法之事,孙儿会按照爷爷的处置方式,诛杀其长史,重新委派有德之人,辅相规讽以匡王失。”

王府长史,本来就是顶罪包,第一责任人。

藩王不轨,长史必然是第一知道,他不规劝,或者不上报,那就是同流合污,杀了不亏。

虽然朱允熥的办法实际作用不大,但说的好听。

对护短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好办法。

老朱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所以让他们个个手握兵权,替大明守边平乱。

甭管你是什么大将军,到了藩王那,就得听藩王节制。

朕的儿子,怎么会不轨?顶多是闹腾嘛!

允炆这小子居然想拔刀相向?

朱元璋心里已然不开心。

这小子温和的外表下,竟藏着六亲不认的狠辣?

连亲叔叔都舍得动刀子。

一点我朱家人精诚团结的美德都没用!

差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七十四章 奉天殿三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七十四章 奉天殿三考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