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蒋瓛的误判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3-01 02:17:22|字数:4122字

武英殿。

朱元璋把奏本往御案上轻轻一扔。

“御史说,吴王在苏州逼迫士绅富商捐款。”

朱元璋接着拿起另外一份奏本翻看,说道:“筹款手段近于聚敛,令士绅寒心?”

“赵勉,你怎么看?”

户部尚书赵勉一怔,思索片刻答道:“臣以为,王当以德为本,以仁导行,狡猾奸诈的手段终非治国之道。”

朱元璋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失望和鄙薄,又飞快地回复原来的神态。

“惠王怎么样了?”

“据说已经筹了百万之资。”

“很好。”朱元璋点头。

赵勉摸不透朱皇帝的心思,只得默不作声。

朱元璋抬眼,语气不善:“还站那作甚?户部的工作忙完了?”

“臣告退。”

赵勉一头雾水的退下。

“令士绅寒心?谁心寒了?”

朱元璋喃喃自语。

苏州府的情况,他比谁都门清。

在他看来,吴王朱允熥到底是有手段的,银子搞到手了,善后的也不错,起码能惹出大乱子。

事办了,人收服了,还没乱,这就很好了!

至于惠王朱允炆,没听说在忙什么。

前几日周王府长史倒是上奏,言说惠王骚扰不敬周王,近乎打劫。

这时,有后宫内侍来报,郭惠妃伤心而哭。

郭惠妃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

她三个儿子都去就藩了,远离京师,最远的蜀王在成都。

老妹子整日以泪洗面。

朱元璋想到自己在郭子兴手下当大头兵时,老妹子郭惠妃就时常照顾自己,不禁心中一暖。

除了马皇后,他最爱的就是郭惠妃了。

不知不觉中,朱元璋在帖子上写下了一个“惠”字。

“好,朕这就过去。”

.......

朱元璋前脚离开,后脚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进入武英殿,有要事禀报。

燕王府的北元降将阿鲁帖木儿和乃儿不花,别有所图,似乎在密谋造反。

这两个都是北元重臣,洪武二十三年被燕王招降,受封燕山中护卫指挥使。

估计是投降的日子不好过,这俩人居然心生反叛!

牵扯到燕王,锦衣卫只能先上报。

见皇帝不在,蒋瓛站在龙案旁等待。

眼一瞥,他看到了龙案上的帖子。

“惠?”

莫非陛下要立惠王为皇太孙?

蒋瓛大惊失色,眼中的喜悦难掩。

我果然猜的不错!

他是支持朱允炆的。

上前投票,锦衣卫七票投了五票给惠王,便是出自蒋瓛的运作。

“很快就要册立皇太孙了,我先前对惠王表现的还不够忠诚,这次务必搞次大的,为惠王殿下铺路!”

蒋瓛内心飞速盘算。

惠王殿下最缺什么呢?

思来想去,他决定举报蓝玉造反。

在蒋瓛看来,毕竟选惠王是皇帝的意思,而惠王未来最大的威胁是蓝玉等人。

按照以往的规矩,应该先整死蓝玉!

好的臣子要学会主动为主分忧!

而我蒋瓛,就是好臣子!

当初朱元璋想办胡惟庸,于是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毛骧,举报胡惟庸谋反,搞了一个大案。

如今,我蒋瓛高光时刻也将来临!

正好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在家中暴毙。

这家伙这几个月一直弹劾蓝玉,现在他死了,蓝玉的嫌疑最大!

......

中都凤阳。

皇城内,朱允炆又在作画。

他最近很闲,心情很好,不是练字就是画画。

等银船一到,就启程返回京师交差,然后坐等被立为皇太孙,走向人生巅峰。

幸福来的太快,让人措手不及的快乐。

“银船到哪了?”

朱允炆一天要问三遍。

黄子澄、方孝孺两个心腹在旁边,或站或坐,谁也没有心思看他作画。

方孝孺回道:“银船昨日已经上岸了,估摸着明日就能到凤阳府境内了。”

“好好好!”

“不好啦殿下!”

贴身太监毕养德闯了进来。

朱允炆怒斥:“咋咋呼呼的成何体统?”

毕养德顾不上那么多,叫道:“殿下,银子被人劫走了!”

“什么!”

“江南送来的百万两银子,它丢了!”

“啪!”

朱允炆手中的毛笔落在画上,破坏了大好画面。

刹那间,如五雷轰顶,愣在当场。

黄子澄急问:“都劫走了?”

“也不是全劫走了。”

朱允炆眼睛一亮:“留了多少?”

毕养德回道:“劫匪留了一两银子。”

艹!

朱允炆大怒!

一巴掌甩在毕养德脸上:“你在消遣孤?”

太监捂着脸:“奴婢不敢,劫匪真就留了一两银子.......”

“究竟怎么回事?”

方孝孺急了,此事是他负责的。

“运银船是秘密来的,昨日刚上岸,怎么被人知道了?”

“莫非是吴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八十三章 蒋瓛的误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八十三章 蒋瓛的误判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