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赞成?谁反对?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3-02 03:07:16|字数:4454字

面对言官的围攻。

郁新冷笑:“弹劾我?尔等言官,靠的就是一张嘴吃饭,想弹劾就弹劾谁?怎么说都是你们有理?”

“胡言乱语!”

一名御史站出来喝道:“十三道监察御史,六部给事中,乃陛下所设,专以监察、弹劾百官之用,岂容你质疑?”

“郁新,你这是对陛下不敬!”

“对,应该廷杖!”

“居心叵测,该杀!”

一时间,户部右侍郎郁新被口水淹没。

他气的浑身发抖。

这个时候,都察院老大詹徽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道:“御史职责专劾百司,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郁新,你质疑御史职责,是何居心?”

他在补刀。

“哈哈哈!”

一声大笑,大明铁嘴凌汉出场了。

他指着一圈御史:“怎么,你们又想陷害忠良?”

“你!”

“凌汉!”

言官们又将矛头指向凌汉。

直接开喷!

两边都是御史,又骂起来了,说着没有营养的东西。

“咳咳!请诸君安静!”

詹事府杜泽站了出来。

他七十多岁,神情淡然地说道:“诸位,你们扯远了,现在议的是国事。”

杜泽是东宫最高官员,面子还是有的。

户部右侍郎郁新和御史凌汉停止了喷人。

然而对面的御史,似乎不太给杜泽面子,仍在哔哔赖赖个不停。

朱允熥一指那人:“锦衣卫,将扰乱朝会之人拖下去!”

强行闭麦。

处理一个刺头,朝会回归正常。

看着横眉竖目各人,朱允熥道:“宝钞的事陛下自有决断,下面议开海之事。”

只要将郁新升任户部尚书,革新宝钞提举司的事,手到擒来。

“臣反对开海!”

都察院一个御史出班上奏:“臣以为,依我大明国情,非但不能开海,还得加强海禁!”

他大声说道:“朝廷应制定法规,若奸豪势力及军民人等,擅自造三桅以上大船,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一律按通贼处置,枭首示众,全家充军!”

朱允熥目光疑惑,问了句:“为何?”

那御史回道:“倭患起于市舶,应当从根源解决!”

又有御史跳出来,甚至要求沿海百姓内迁。

朱允熥心想,你们这是疯了?上朝不带脑子?

他淡淡道:“既然你们想要从根源解决,那干脆直接发兵日本国,灭了他们,彻底绝之,岂不完美?”

“不可!”

那几个御史又不答应。

不仅御史们不答应,大多文官都反对。

打仗?

不可能!

一旦和日本国开战,东南沿海将成为战争前线。

各种兵马横行,后勤物资调动,对沿海地区的经济造成一定压力。

江南士绅们美好宁静的生活将被彻底打破。

所以,他们坚决反对打日本。

扯皮了一阵,郁新再度将主题拉回到开海。

“开海之利,太孙殿下早已言明,尔等不由分说的反对,是何居心?”

“郁新,你不要说话!你方才质疑谏官之制,是有罪之人!”

郁新一愣,心说我怎么就成了有罪之人?

关于开海,郁新的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逻辑十分充分。

言官们无法反驳他,只能转移话题攻击他。

他们觉得,开海是皇太孙拉拢江南财团给予的回报。

咱们反对就是了!

大理寺卿夏长文道:“太孙殿下首次监国,尚在学习政务中,臣建议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免得坏了章程。”

“你们的意思孤懂了。”

朱允熥点点头,面露微笑:“孤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这样吧,赞同开海的大臣站到孤的左手边,反对开海的站到孤的右手边。”

“孤没有别的意思哈,就是想看看有多少人支持此事,好做出决定。”

真的吗.....

有人不信,但还是站队了。

因为大家都在站队,你一个人杵在中间显得格格不入。

奉天门广场上。

泾渭分明。

望着右边乌泱泱的一片。

朱允熥心说,反对的人还不少呢!

反对派主要以言官居多。

都察院以詹徽为首,大部分反对。

他的老对头凌汉支持开海,还有几个小弟。

六部中,以吏部、兵部、礼部的官员反对者最多。

工部、刑部支持的居多。

户部一半一半。

原本的户部是极力反对朱允熥的钉子部门。

赵勉落马后,户部内部进行了分化。

以户部右侍郎郁新为首,支持皇太孙。

明眼人看出户部二把手郁新,大概率会出任新的户部尚书,于是跟着后面。

局势一目了然!

从布局的目的上来说,朱允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反对自己这个皇太孙。

让那些隐藏在暗中的敌人全都跳出来。

现在,如他所愿。

很好!

众人分站完毕,詹徽等人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赞成?谁反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赞成?谁反对?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