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暴怒的王捕头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7:01:25|字数:5102字

第175章 暴怒的王捕头

乡老纪三爷是当地有名的乡绅。

他在元朝时通过院试考上的秀才,后来一直考,想要更进一步成为举人,结果屡试不中。

从元朝一直考到明朝,从元顺帝一直考到洪武皇帝。

这都洪武二十六年了,纪三爷还没考中举人。

不过当地没人敢瞧不起纪三爷,纪家庄一众,甚至将他当成牌面。

秀才,虽是士大夫的最基层,但也是文化人。

且纪三爷是纪家庄的地主,掌六乡教化,受人尊重。

俗话说在朝谓之“三公“,在乡谓之“乡老“。

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今日,纪三爷受纪纲委托,前往隔壁李家庄提亲。

李冰儿是十里八乡的漂亮美人,年芳十八,长得如花似玉,知书达理。

这些年不知有多少人来李家提亲。

只因生的美丽,家庭也好,李冰儿又有个势力眼的母亲,这些年一直未嫁人。

李冰儿的母亲伍氏曾放出过话来:“我家闺女,只嫁官,不嫁民!”

明目张胆的攀高枝。

虽有人暗地里嚼舌根,但人家闺女长得的确够意思。

求亲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可就在两个月前,也不知怎么回事,突然爆出来李家与王家结成亲家了。

王捕头家是临邑大户,花钱买的捕头。

王家在宿安店是响当当的大地主,祖上在元朝当过官。

即使家道中落,受死的骆驼也比马大,王家有钱有地有人脉。

起初是王老太爷看不上李冰儿。

觉得她虽然长得漂亮,但她爹不过是个跑腿的小商贩,两家门不当户不对。

王家也想找个有官府背景的亲家。

奈何儿子没出息,只当个捕头......

而且小王天天嚷嚷着非李冰儿不娶,父子二人僵持了数年。

最终王老太爷拗不过,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

当然,李家早有攀附王家的意思。

纪三爷硬着头皮来到李家的独院内。

“这怎么行呢,两家都定亲了。”

听说来意,李父当即拒绝。

他是生意人,一向讲究诚信。

李冰儿的母亲伍氏更是奚落道:“呦!纪三爷您德高望重,怎么干这等缺德事?”

纪三爷干瘦的老脸一黑。

心说我也不想啊,只因纲子给了五十两银子。

太多了!根本没法拒绝!

笑了笑,纪三爷说道:“弟妹啊,话不能这么说,如今纪纲可不是当年的穷后生。”

他凑近低声道:“纲子在京师当官了!”

“当官了?”伍氏瞪大了眼睛。

山东人对当官有着特别的情感。

这女人......纪三爷也不废话,掏出一份礼单:“弟妹你先看看这个。”

说着,又招呼后面将聘礼抬入院内。

足足八个大箱子!

“打开!”

众人将箱子一齐打开,只见内中全是黄白之资,以及吴绫蜀锦,上好的丝绸布匹,足有千金之数。

“黄金八十两,白银八百两,绸缎......”

看着礼单上的物品,伍氏惊得眼中出火,口内流涎。

想道:那纪纲果真发达了?

伍氏态度大变,忙笑道:“钱财都是身外之物,重要的是官身。”

都说京官大三级,纪纲在京师为官,哪怕是九品小吏,也强过一个县衙捕头。

毕竟捕头是个没有品级的东西。

笑谈间,伍氏收了礼单聘礼,忙叫人写了婚书交与纪三爷。

她丈夫李甫也为之动容,再无先前的坚决。

婚书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名称、生辰,以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以及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名字等等。

李家先前收下王家的聘礼,自然要退回。

比起纪纲的八大箱子聘礼,王家的不值一提。

随便弄一箱子给王家,也就够了。

稳赚七大箱!

“谁?是谁来提亲的?”

院子外传来一阵怒喝声。

王家来人了!

今天王捕头休沐在家,听说有人上自己未婚妻家提亲,当场就发飙了。

在这临邑县,还有敢明目张胆想让老子带绿帽?

必须废了他!

王捕头带着三个仆人气冲冲赶来。

又让人去县衙召集衙役速速赶来。

“是哪个不怕死的?”

王捕头一脸怒容的喝问四周。

有好心人往李家院子里努努嘴,示意在里面。

王捕头大步迈入院子,却见满院箱子。

“是王林啊,你来的正好,先前你给李家的聘礼,都带回去吧,省得大家再跑一趟。”

纪三爷咳嗽一声,继续道:“李冰儿已经和纪纲订了婚,婚书已成。”

他说的风轻云淡,但在王捕头耳朵,如同被骂了十八代祖宗。

退亲?

订亲反悔,最让人丢面子,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

再看准岳父岳母,只见二人低着头,默认了此事。

王捕头瞬间炸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七十四章 暴怒的王捕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七十四章 暴怒的王捕头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