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祸水东引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3-09 03:16:53|字数:4556字

东宫,春和殿偏殿。

姚广孝求见,想要辞行。

他天天被锦衣卫看着,实在受不了了。

看着须发半白的老和尚,朱允熥不急不缓地道:“有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亦有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还有人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最后,朱允熥逼问姚广孝:“道衍和尚,你的梦想是什么?”看书喇

“当然是屠龙!成就不平凡的一生!”姚广孝在心中说道。

真正的回答,却只是道了声佛号。

他不愿回答出来。

四目相对,朱允熥没有继续追问,换了问题:“你猜猜孤的梦想是什么?”

姚广孝不假思索道:“当一代明主,安民保境,文治武功,盛世千古留名?”

朱允熥摇头:“这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明主罢了。”

姚广孝又道:“皇太孙是想四方征讨,威加海内,做千古一帝?”

当皇帝的,八成有这梦想。

朱允熥没有回答,问了一个问题:“在遥远的极西之地,有大片国度,你可知道?”

“贫僧有过耳闻。”

“孤要灭了他们,让他们换上百家姓,说汉语,习中华文化。”

朱允熥眸中带光:“孤想打造一片不一样的世界!”

听他这么一说,姚广孝心中一寒。

打出天际?

很快姚广孝就淡然了。

三千大道,装逼第一,他很早就悟出了这个道理。

皇太孙是在装逼!

哪知,朱允熥气定神闲地道:“争名夺利,我本不愿,奈何孤年轻气盛,坐拥天朝,总得做点什么。”

他今年才十六岁,按照历史进度等老朱驾崩,朱允熥登基为帝时,不过二十岁。

这么年轻,或许还是名义上的亚洲共主。

确定不干点什么?

人这一辈子,总要进步。

国家也是,如逆水行舟,没有压力只会慢慢腐化。

姚广孝默然。

看出皇太孙在装逼,没想到皇太孙这个逼装的,竟如此酣畅淋漓!

此时姚广孝只有一个疑问:小伙子,你确定自己能活得长久?

看着须发半白的老和尚,朱允熥上来就画了个大饼。

“道衍,此次北巡你功劳不小,若想要名分为官,孤有的是办法,在京或外调为官都行,哪怕是位列九卿,也不是不行。”

姚广孝轻轻地摇了摇头,心说您可别画了!

北巡这一路,我有啥功劳?

无非就是提了几个建议,采纳率不足五成。

最大的功劳,是诵经超度?

你杀人,我超度。

朱允熥看着他:“怎么?委屈你了?”

姚广孝道:“皇太孙误解贫僧的意思了,贫僧本就不是为官之人。”

朱允熥紧紧地盯着姚广孝:“为什么呢?”

姚广孝缓缓答道:“贫僧是个和尚。”

望着他:朱允熥玩味一笑:“大明朝已经有和尚坐上龙椅了,如何不能再让一个和尚当个宰相?”

姚广孝讶然看去。

他已经对皇太孙高看一眼,然而现在才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胆量。

直言洪武皇帝和尚坐龙椅。

还言说被废除掉的丞相制?

当然,宰相和丞相不是一个概念。

丞相是官职名,宰相是俗称。

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如西周时的太宰;

春秋时的相邦、相国;

秦朝的丞相;

汉朝的大司徒;

魏晋时期的侍中;

隋朝的尚书令、中书令;

唐宋时期的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包括明朝的内阁大学士;

清朝的军机大臣,清末的总理等。

这些职位,都可以称为宰相。

自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相同。

若是出现一个权力凌驾六部尚书之上的人“宰相”,那无疑等同于是丞相。

洪武朝没有内阁,更不存在类似拥有宰相权力的人。

如果非要挑一个,先前的吏部尚书詹徽算半个,他同时掌管吏部和都察院,身兼九卿两个位置。

结果他没了。

甭管詹徽是否对朱标下过毒,他的结局都是注定的。

在朱元璋手下当差,位高权重的下场只有死!

“朝廷取士授官,自有制度。”

姚广孝接着说道:“贫僧在燕王府诵经祈福十余年,朝野知道的人甚多,如果皇太孙用一和尚为官,岂不有伤太孙德行。”

其实就是不想在东宫效力。

姚广孝总觉得在皇太孙身边,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贫僧的能力与皇太孙比,如同皓月下的萤火之光,何堪用之?”

姚广孝的态度卑微。

他只想溜走,但始终跑不掉。

他千方百计的想甩脱锦衣卫,结果引来了更多锦衣卫......

这帮锦衣卫也不说话,就这么天天盯着他,到点轮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九章 祸水东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七十九章 祸水东引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