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亚洲共主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3-09 03:16:56|字数:4532字

“不瞒二位,小可出生贫困之家,为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两位弟弟,家父过世后家中负担尤重......”

小吏说着,眼泪忍不住落下。

他父亲早逝,家中有个老娘,还有两个弟弟,自己尚未完婚。

因为刚当官,俸禄有限,且在京师高消费的地方,老娘不愿牵连他,独自在老家照顾他两个弟弟。

“无力照顾老娘,我真是不孝!”小吏流泪自责。

还是个大孝子......朱允熥心中评价。

他问道:“官员们都放假了,你虽不能回乡,也可回住处,为何在衙门?”

从腊月二十八起,到大年初六,朝廷各部公事压后处置,通政司也不再奏事。

除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各部衙门根本没有公事处置。

那小吏道:“年前皇太孙殿下主持全国移民,有些地方的衙门公文还在路上,等户部签收核算,小可故在此等候,免得官差到京后苦等数日,延误了朝廷大事。”

朱允熥目前的工作重心是大移民。

不仅仅从山西往陕西移民,又将浙江、直隶、江西等人口多的省、府、州、县,往北方移民,以弥补南北隔阂。

工程巨大。

根据洪武二十六年户部对全国人口的统计。

大明两京十三省,人口总计六千万。

其中,直隶人口一千万,浙江人口一千万,江西人口近九百万。

光是这三省人口,就占了全国总人口将近一半。

尤其是浙江,地域面积为当时全国最小,但人口密度远超其他诸省。

而云南全省只有二十六万人。

所以,朱允熥主导的这波移民,不仅仅是针对北方,全国各地都动起来了。

但不是直接从直隶往陕西移民。

而是例如从直隶往附近的河南省人口少的州县移民,再从河南人口多的州县,往陕西移民。

短距离就近移民。

如此可避免习俗、方言、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差异太大的麻烦。

往南移民同样如此。

听小吏这般说,朱元璋道:“等上几日,或许延误不了朝廷大事,但你这年假可就真没了。”

小吏神色流露出认真:“移民大计,利国利民,小可本是国子监学生,幸得朝廷信赖,得以入户部当差,若是混日子,岂不愧对朝廷信任?”

朱元璋听到小吏的解释后,心中不免跌宕起伏。

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吏,竟然有这么大的责任心。

勤勉善良,身在低位,心系国家百姓。

朱元璋见他不平凡,于是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吏道:“小可名叫夏原吉。”

朱允熥眉宇一动。

果然这些历史人物都不同寻常啊!

夏原吉,明初户部尚书,政绩卓着,尤以理财为专长,经济改革的倡导者。

“好,夏原吉,多谢你的麻姑酒,味道很好,不虚此行!”

朱元璋没有过多评论,谢过之后起身离去。

朱允熥跟在后面,冲着夏原吉微微一笑。

他知道,这家伙要升官了!

祖孙二人继续逛街。

年后的京城格外热闹。

街道上,行人如织,穿梭不绝,处处都是货郎叫卖之声。

除了普通吃食用品外,还有各种正规物品。

南街一面,举着很多人,围人如堵。

“占城国的伽蓝香,一斤三十两银子。”

“旧港国的金银香,每斤二十五两银子!

“日本国的苏木,一斤只要四十两!”

“柯枝国的胡椒......”

几个箱子一溜儿摆开,里面陈列着各种香料。

蓄着胡须的商人在摊位上高喊:“快来买呀!快来瞧呀!真正的细货,西洋珍品!”

围观一人吐槽道:“这么贵谁买呀!”

一斤三十两银子,完全属于奢侈品!

那商人鄙视地看了问话人一眼,说道:“阁下见识短了!”

他指着面前的占城国伽蓝香,说道:“此香料名为伽蓝香,乃沉香中的一种,惟占城国一大山出产,天下再无出处!”

商人又指一香料:“此乃旧港国的金银香,我大明与他国皆不出!”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在问:“旧港国在哪?”

有见多识广的人说道:“为南海一小国,距此有万里之遥!”

京师中非富即贵,最不缺有钱人。

听那商人介绍,又闻着奇妙的香味,立马有人愿意出钱购买。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购买香料,朱元璋有些意外:“生意这么好?”

朱允熥道:“爷爷有所不知,这些香料利润极高,海商们在西洋购入,最多不过一两银子一斤。”

“那岂不是获利数十倍?”朱元璋惊道。

朱允熥点头:“海贸就是如此赚钱。”

商人逐利,民间商人下海的速度不比朝廷官方的船队慢。

他们为了把握先机,目前只做周边藩属国的生意。

朝廷开海大半年,各地海商们已经下海来回好几趟了。

而马和带着朝廷的船队,不知跑那里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亚洲共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亚洲共主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