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帝王心碎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3-09 03:17:07|字数:4398字

马哈木是蒙古丞相,被阿鲁台击败后逃走。

塞北一战,诸王横扫草原,阿鲁台自知不敌投降。

元气大伤的马哈木担心被明军围剿,也率众投降。

为了能捞到好处,马哈木派人告诉朱棣,说他可以交出传国玉玺,只求待遇不能比阿鲁台低。

杨士奇忽然转头,看向朱棣:“燕王殿下,听闻那马哈木将传国玉玺交给了您。”

“您既然拥有传国玉玺,象征着受命于天,为何不放手一搏?”

说到传国玉玺,朱棣的脸色骤变。

“胡说八道,那块玉玺还不知真假呢,况且马哈木那厮根本就没交给我!”

朱棣很愤怒,感觉被人骗了一样。

杨士奇眼珠子一转,不再追问。

他忽然说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皇位亦是如此。”

“试问天下谁能拒绝?洪武皇帝不能,皇太孙不能,你燕王就可以?”

这句话听得朱棣热血沸腾。

不过他内心仍在挣扎,心中暗暗道:“孤万万不能造反!”

不是不能,而是概率太小了!

古往今来,就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成功了,但人家是宫变,上来就砍了储君,逼宫上位,半天的功夫全部搞定!

而藩王叛乱,要以一隅敌全国,难如登天!

朱棣忽然抽出一把宝剑,直指杨士奇:“好个姓杨的,胆敢有不臣之心,今日孤就宰了你,上报朝廷!”

“好啊,请燕王殿下速速动手,将臣的头颅送往京师,看看朝廷会不会信你。”

说完,杨士奇转过身去,看向大厅外的天空。

朱棣目光一凝。

这家伙说的有几分道理,就算自己杀了杨士奇,又能怎样?

说不定还会引起朝廷的怀疑。

老爹洪武皇帝的疑心病一向极重,他见了杨士奇的头颅,会不会反问一句:“人家为什么只劝你燕王造反?”

还有那手段百出的皇太孙,他会不会趁机做点什么?

杨士奇似乎能看穿朱棣的心,继续道:“藩王掌兵在外一天,皇太孙之位就一天不稳固。”

说着,转过身来,继续道:“洪武皇帝想要为皇太孙铺平道路,朝廷必然会呈现血雨腥风之势。”

“他能对某些功臣下手,也可能会对藩王下手!”

最后,杨士奇沉声道:“谁能保证洪武皇帝不会有一天磨刀霍霍向你燕王?”

朱棣大喝:“你别危言耸听!”

杨士奇没有讲大道理,直言道:“燕王殿下,您有合法的建制军队,有称霸一方的地盘,有后方经济保障,有能征善战的武将班底,何愁大事不成?”

看着锋利的剑刃,杨士奇额头隐隐有汗水溢出:“当然,眼下自然不适合举兵,您要是有雄心,此时便准备起来,谋定而动!”

“住口!”

剑刃缓缓拉动,割破杨士奇的脖颈,滚热的鲜血缓缓流出。

最终朱棣收了剑,低喝道:“你这条命先留着,再敢胡言乱语,孤必杀之!滚!”

杨士奇二话不说,当场走人。

出了燕王府,他背后内衬,早已湿了大半。

冷风一吹,浑身颤抖,就连腿都不停打着颤。

杨士奇飞速钻进早已备好的小轿中,险些哭出声。

当日,他离开了北平。

杨士奇启程数日后,京师传来一道圣旨。

燕山左护卫指挥使张玉,调任浙江都指挥使司,升任都指挥同知,统领浙江沿海卫所军,防守海疆。

燕山中护卫指挥佥事朱能,调任到福建都指挥使司,升任都指挥佥事,操练水师。

燕山三卫是燕王府的护军。

藩王三护卫虽隶属兵部,但兵部想要调动,得经过藩王许可。

正因如此,许多藩王将自己王府护卫将领,当做是家将,对他们倾注了大量感情。

朝廷想要调动藩王护卫将领,只有皇帝的旨意!

朱元璋就曾多次越过各地藩王,直接调动他们的护卫兵到其他地方参与作战。看书溂

但从未有过这般调任将领的举动。

一脸懵逼的接旨后,朱棣心在滴血。

自己的左膀右臂两员大将,竟全被调走!

父皇这是在防我?

宣旨结束后,在一盘茫然中,燕王府众人刚欲起身。

只听传旨太监又道:“皇太孙也有令旨传达。”

朱棣只得俯首听旨。

传旨太监说道:“皇太孙思念燕世子及两位王子,请三位王子到京师小住。”

太监的声音不大,听在燕王府众人耳中,却如同一记炸雷。

燕王三个儿子,竟要全部入京为质!

其实朱棣有四个儿子,小儿子朱高爔出生没多久就早夭了,是别的妃子生的。

燕王妃徐妙云偏过头,凝视着朱棣。

美眸中似乎在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虽是妇人,却也知道,若是寻常燕王犯错,京师是不会如何防备燕王的。

晋王朱棡虽然声誉受损,可手中还握有九边近一半兵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九章 帝王心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九章 帝王心碎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