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殿试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7:01:32|字数:4278字

第204章 殿试

三月初一,清晨。

乾清宫,灯烛高照。

正中的龙案摆满了会试试卷,那一边还有一堆奏疏,都是批阅过的。

朱元璋坐在龙案前,身上穿着黑色常服,脸上一片端严。

“皇太孙人呢?”

他指着一堆奏疏:“奏章早就批完了,他怎么还不送来?”

自从将五枚皇帝玉玺交给朱允熥,朱元璋就让臣子将所有奏疏先送到文华殿,由皇太孙先批阅,然后送到乾清宫复审。

朱元璋想要磨炼朱允熥的政务能力。

没想到近日迟迟没有奏疏送来。

前几日朱允熥说是去巡视江北,回来后半天,人又没了!

朱元璋一度怀疑,这孙子是不是偷偷跑十六楼潇洒去了?

毕竟那小子正值年轻气盛之时,大婚前与宫女试婚,尝到甜头上瘾了?

想到上次朱允熥想八个宫女,朱元璋心中一紧,喝道:“立刻派人去找!今日太阳落山前若再找不到,提头来见!”

“是!”值守的锦衣卫千户心凉了一半。

朱元璋有些失望。

他知道皇太孙长大了,对男女之事上头,但也不能小小年纪去那种地方啊!

“陛下,殿试的贡士们已在午门外等候。”

“嗯,传他们入宫殿试。”

巍峨的午门城楼彰显天家威严。

红墙下,会试录取的一百一十二名贡士,蚁集在一起,等待入宫。

按照惯例,会试放榜第二日,榜上有名被录取的贡士,还要参加最后一场殿试,由皇帝亲自面试。

主要是评选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中无论成绩怎样,只要不是指着皇帝鼻子骂,都会被赐进士。

随着几道沉沉的钟声响起,午门两侧的左掖门和右掖门齐齐打开。

贡士们抬起了诚惶诚恐的头,聆听着大内深处传来的钟声。

那是景阳钟的声音。

自南北朝后,文武百官入朝议政,历代皆以景阳钟声为准。

“入宫后,禁止喧哗!”

在两名太监的引导下,贡士们分成两行,分别向左右掖门走去。

第一次入宫,诸多贡士心情激动,情绪紧张。

只见皇宫内殿宇重重,阁楼森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远远看到气势恢宏的奉天殿,使人感受到一股皇权至上的威严之气。

有人嘴巴微张着,恍如梦中。

从宫门外走到奉天殿,这段路虽短,但普通人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得走上半辈子!

甚至有的人,等到两鬓斑白都走不到这里。

在官场中往上爬,何其困难!

能入奉天殿朝会者,无一不是大佬。

易容后的朱允熥站在人群中,神态自然。

他喃喃自语:“真羡慕那些寒窗十几载考上进士到皇宫里上朝的,不像孤一出生就在这里。”

奉天殿外。

殿坪的跸道两旁和殿廊上已经布满了执刀的锦衣卫。

靠近殿阶的两侧,一身飞鱼服的傅让,亲自率领二十四名大汉将军守护着。

他目不转睛挨个扫描过去的贡士们。

忽然眉宇一动。

“咦,此人的身影好生熟悉......”

身旁锦衣卫低声道:“大人,是否拦下查验?”

傅让摆了摆手:“你们盯紧些,莫要惊动大家。”

能让他眼熟的人,应是常见的人,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到是谁。

再者马上要殿试了。

皇帝对殿试极为重视,殿试的礼仪也是十分严格隆重的。

要是出了岔子,自己就算是颍国公之子,也不够杀的.....

由于是天子亲临策试,礼部尚书李志刚等会试的考官都已聚集在殿门外。

太监引着贡士们走来了,在殿外停了下来。

洪武皇帝朱元璋升殿,百官临。

待策题被奉入殿后,礼部尚书李志刚接过策题,奉于殿中桌案上。

所有贡士面向置题的桌案行五拜三叩大礼。

礼毕,百官退。

随着一系列的礼仪操作,李志刚走上前去替下了两名引道的太监,接着领着贡士们向奉天殿内走去。

殿门旁的黄子澄转头向身旁一名考官低声问道:“谁是朱帅?”

那考官暗暗指了指,黄子澄注目看去。

行列中的朱帅正神采飞扬,目光流转,不断打量着周围的官员,浑不似其他贡士那样战战兢兢。

这小子......黄子澄的脸阴沉了下来。

奉天殿内。

朱元璋穿着大典的礼服,高坐在正中的龙椅上。

李志刚率领一百余名贡士拜倒,大声奏道:“臣会考总裁李志刚率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贡士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贡生:“万岁万岁万万岁!”

望着殿中一众人才,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向侍立在身旁的宦官点了点头。

宦官大声宣示:“开考!”

贡士们分别向大殿两侧的一张张考桌走去。

只是片刻,大殿内已经静谧无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二百零三章 殿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二百零三章 殿试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