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国际风云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4-23 02:08:53|字数:5062字

京师,信国公府。

汤和病情加重,久不能动。

朱元璋听闻汤和病重,恐不久人世,遂亲身前往探望。

见到汤和时,他躺在床上已难以动弹。

不过见到皇帝亲临,汤和仍挣扎要起身施礼。

朱元璋阻住了他,叹道:“老兄弟不用多礼,躺着安心养病。”

二人是一起长大的发小,穿着开裆裤时就认识了。

小时候一起放牛,长大后一起造反打天下。

虽然有过不愉快,也只是暂时的。

现在二人老的不行了,说没就没。

一辈子的感情在此刻爆发。

朱元璋在床榻旁坐着,认真倾听汤和说起年轻时的事。

将死之人,总会回忆人生中的一幕幕。

说起汤和的功劳,二人对之雪泣。

尽管朱元璋的身体状况也十分不好,但他仍坚持来。

他知道,这或许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了。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

“陛下,你要坚持住啊!”

汤和忽然拉着朱元璋的手,竭力道。

后面他什么也没说,却像什么都说了一样。

四目相视,朱元璋微微点头:“俺会等到允熥回来的。”

那些想让他早早驾崩的人,严重低估了他的生命力。

身为布衣天子,从乞丐做到皇帝,发妻、儿子,女儿,孙子,养子......身边的亲人死了一圈,朱元璋什么苦难没经历过?

谁若与他作对,是这个世上最愚蠢的决定!

感受着汤和担忧的眼神,朱元璋安慰道:“老兄弟放心吧,朕死之前,会把该做的事全部做完,该杀的人全部杀完!”

汤和脸上露出了笑容。

重八的性格他了解,别的事不敢说,留后手这种事,他一定会安排好一切的。

片刻后,汤和终忍不住说起朝中之事:“陛下,微臣还有一事相告.......是关于”

“你说。”

“日本小夷,屡扰濒海之民,臣虽老退,时常关注海外。”

汤和缓了一口气,继续道:“臣闻浙江澉浦守军逮捕海盗胡德等人,供称是奉朝鲜将领的命令来劫掠我大明沿海、刺探消息,臣恐周边小国趁我大明南征之际不安分,危害国朝边疆。”

汤和此前负责沿海水师操练,防备倭寇。

浙江沿海数十座卫城,多是汤和主政浙江海防时所筑。

前段时间,浙江都司在杭州湾北岸逮捕了一批海盗。

这帮海盗经过严刑拷打后,供称是奉了朝鲜国将军的命令,扮作倭寇来劫掠大明沿海的。

汤和以为,朝鲜国趁着明军打安南,想要向辽东扩张。

朱元璋微微点头。

朝鲜国看似安分守己,实则颇有野心。

几年前还是高丽王朝时,高丽王就利用高丽曾作为元朝征东行省的身份,玩起了和现在韩国人极为类似的编造历史把戏。

如在铁岭卫问题中,朱元璋本想通过建立铁岭卫,来代替元朝时设立的开元路。

(开元路幅员辽阔,南抵长白山,西临辽河,北逾黑龙江达外兴安岭,东到日本海。)

然而高丽编造历史,声称“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诸州以至公山佥镇,自来系本国之地”。

朱元璋对高丽的主张只当是笑话听,不以为意。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当时明军在辽东地区与北元势力之间的战事胶着,高丽末代君主禑王竟然主动出手,派遣李成桂北上辽东与大明开战!

最后没打起来,李成桂当了老六,在威化岛回军,转身推翻了高丽王朝,自立李氏朝鲜。

为了安抚新生的李氏朝鲜政权,大明选择主动后退一步,将铁岭卫北撤回到鸭绿江以北。

主要是担心朝鲜哪天翻脸,和北元双线夹击铁岭卫。(原计划是在鸭绿江以南建立铁岭卫,堵在朝鲜门口)

国与国之间,最多的就是防备。

朱元璋对朝鲜国的防备,从未轻视过。

在他看来,李成桂就是个有野心的人。

而且前几日,锦衣卫在京师抓到了几名朝鲜细作。

这帮犊子,借朝贡之便在京师打探大明朝局,尤其对南征之事十分关注。

望着病榻上的汤和,朱元璋道:“老兄弟可有什么想法?说出来俺一定采纳。”

汤和临终之前还不忘为国谋策,心系国家,这才是华夏脊梁!

汤和道:“上上策,在辽东之北设立都司,以藩王镇守。”

至于派哪个藩王,他没说,也不好说。

朱元璋默然。

早在洪武八年,他就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了辽东都指挥使司。

北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目前由总兵官周兴、庄德等人在嫩江和呼兰河一带建立卫城和千户所。

自李成桂篡位建立朝鲜国,近年朱元璋有过在辽东北部设立奴儿干都司的想法,打算让辽王朱植前去镇守。

最终因安南一事暂时搁置了。

汤和继续说道:“如今形势大不同,望陛下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对藩国万不可纵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二百五十五章 国际风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二百五十五章 国际风云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