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兵强马壮,底气足

作品: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作者:大漠山如雪|分类:军事|更新:2023-09-21 21:00:25|字数:4472字

于华冷眼扫视着汤恩伯,“行,我听徐祖诒参谋长的。”

“现在不跟你计较,懒得跟你多说。”

“黄口小儿!”汤恩伯怒了,于华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现在竟然如此羞辱自己。

汤恩伯怎么不可能怒,要知道他从军以来,东征西讨大小战斗几百次了。

而且,自从这抗日战争一开始,汤恩伯就率先请求常凯申,自己要率军出战,血战南口,赢得霍霍威名。

对于汤恩伯这个将领,在前期的抗战当中,汤蝗虫还是比较给力的。

例如,当时汤恩伯向常凯申的请愿书这样写着:“凡是人家所不敢打的难仗,都交给我打;凡是人家所不敢去的危险地方,都让我去。”

汤蝗虫毕业于日军陆军士官学校第38期,他不是常凯申的黄埔生。

为此,汤蝗虫这一份请愿书,也一下子让常凯申对其青睐有加,再加上,汤蝗虫在南口打得又不错。

在平津地区局势糜烂之际,汤蝗虫这一份战果,也更加使得常凯申对汤恩伯大加赞赏。因此,汤恩伯也被常凯申提拔职务。

汤恩伯成为常凯申的红人之后,也越发的骄横了起来,这让于华对老汤的人品非常不爽。

因为汤蝗虫利用常校长的看重,对地方军蛮横,第20军团经常仗着自己的军团长是汤蝗虫,欺压地方军。

特别是汤蝗虫在抗战后期,坐镇豫省后,山高皇帝远,对豫省的老百姓大加祸害,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搜刮了大量的财物。

比起方先觉,李玉堂,王耀武,廖耀湘,杜聿明等将领,汤恩伯真是烂透了,于华对其才没啥好感。

如果不是现在方先觉,廖耀湘,杜聿明,王耀武等将领麾下的部队,还没成为铁军,没有进入常校长的法眼。

于华还真的不想让川军和汤恩伯的部队接触,像方先觉和王耀武等将领,于华还是挺想让川军与其深入交流。

特别是藤县战役,汤恩伯第20军团,牺牲了川军来成全自己。

这让于华对汤恩伯更加没有好感了,如果不是目前第五战区只有汤蝗虫的第20军团,于华真的不愿意让川军和汤蝗虫的部队配合。

见到双方吵得厉害,白诸葛和李德邻赶紧站出来,打圆场,让双方放下成见,一致对外。

李德邻的内心现在有点无奈,张自忠和庞炳勋这对生死之敌,现在化解了矛盾。

如今川军和第20军团之间的火药味,却越来越浓了。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汤恩伯第二十军团,都是第五战区的重要战力。

特别是汤恩伯第二十军团,这可是李德邻的杀手锏,如果处理不好川军和汤军团的问题,这接下来的作战,李德邻可不敢想象啊!

徐祖诒安抚汤恩伯,让他先听于华分析完,汤恩伯恶狠狠的看了于华一眼,然后紧咬牙关。

没有汤恩伯和于华斗嘴后,他则开口道:“诸位!”

“华中方面军畑峻六,作为新上任的司令官,他急于获取功勋。”

“同样,平津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他指挥的军队,目前拿下晋阳之外。”

“跟华中方面军前任司令官松井石根相比,华中方面军拿下我国都城金陵,以及远点第一大都市湖海市,平津方面军并无任何突出的战绩。”

白诸葛一听,双眼放光,他差不多有点明白于华的想法了。

“津浦线正面门户大开,不管是畑峻六还是寺内寿一,都想抢先拿下徐州,就像淞沪会战时,柳川平助第十军和沪海市派遣军一样,都想抢先拿下金陵。”

“我们利用徐州设伏,围歼日军轻敌冒进的部队,伏击地点选择在台儿庄。”

于华看向白诸葛,点点头,“白总长说的不错。”

“台儿庄这个地理位置,很适合打伏击,这里的地形易守难攻,四周山地多,还可以藏兵。”

李德邻点点头,台儿庄这个小庄子,他是实地勘察过的,他的想法也是要在这里大打一场,采取阵地战和运动战结合的方式,做到围点打援,出奇制胜歼其一部,各个击破。

至于这运动战的主力,那就是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这支军队李德邻用来围歼日军。

对于华的提议,正面阻击之后运动到日军侧翼,李德邻害怕大量日军南下,台儿庄的压力很大。

他询问于华:“于副官,如果我同意了你的方案,正面防线让川军阻击日军之后运动到侧翼。”

“川军能否做到围歼战发起时,能够做到将突击进来的日军拦截住?”

“如果拦截不住,这对我们接下来的作战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还容易让台儿庄的守军被日军歼灭,从而拿下徐州。”

李德邻将自己的指挥部设立在徐州,并且登报发表过,自己在这里等候日军。

台儿庄就是徐州的重要防线,集中了李德邻能调集的所有兵力,如果日军拿下台儿庄,那么徐州将会是无险可守。

于华立定站好,表示着:“请长官放心,我川军一定能打击突进防区的日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方便以后阅读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第398章 兵强马壮,底气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第398章 兵强马壮,底气足并对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