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爷子的“请”求

作品: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作者:慎思量|分类:都市|更新:2023-07-20 14:22:15|字数:8194字

说到这里,顾孝武的心里也满是自豪。

俗话说得好,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这还没到三十年呢,就已经调过来了。

自家孩子有出息,可着大院,整条胡同,甚至整个区看,谁家的孩子能有他们老顾家的孩子有本事。

家里的生活条件蒸蒸日上,家底也越来越厚实。

顾孝武现在出门,觉得腰杆子都是直挺挺的,说话的气也粗。

“小北!我觉得要是有机会,你真该来南边看看,相较于北方,南边的机会更多,发展潜力也越大,最重要的是,政府还有好些扶持政策,你要是去了,肯定能大展拳脚。”

顾北闻言笑道:“小姨,您这话要是放在五年前还差不多,现在?确实还能折腾折腾,可也就那样了,我还是在京城这边待着吧。”

刚重生的时候,顾北知道他有个小姨嫁到了广州,当时也曾想过南下淘金,但这几年,心思也淡了。

南方确实好,就像李素华刚才说的,在政策扶持力度上,南方是要强于北方的。

但是别忘了,顾北身处京城。

论发展潜力,全国的一线城市,有能比得上京城的吗?

这里是首都,改开的红利最终都是要反哺到这座城市的。

比如现在,那即将竣工的亚运村,就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听顾北这么说,李素芬也只当他是放心不下家里,便没有再劝。

这次回来,如果发现顾北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工,她说什么都要把顾北给带去广州,可现如今,顾北好像已经非常成功了。

这段时间住在家里,她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顾北的事。

当年那个在她出嫁的时候,死死攥着她的胳膊,不让她走的毛头小子,真的已经长大了。

吃过晚饭,张丽又待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顾北将她送去了百花胡同,这边虽然没有人住,但一直定期打扫。

安顿好张丽,顾北又回了大院。

李素华和小童回来以后,本来按照李素芬的计划,全家都要搬去西城那套两进的四合院。

可李素华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就想住在大院里,跟老邻居们待在一块儿。

只是这样一来就苦了顾北兄妹两个。

正房屋这边,顾孝武夫妇住一间,陈小旭住顾南的屋子,顾南则在房间里搭了一个行军床。

至于顾北,因为东耳房让给了李素华和小童,他每次回来,只能在堂屋搭床。

“爸,您怎么还没睡呢?”

顾北刚铺好凉席,就听到开门声,回头一看,是顾孝武出来了。

这会儿已经十点多了。

“小北,爸找你有点事儿。”

顾孝武说着,拉开一把椅子坐下。

想说话,又觉得嘴里有点儿干。

顾北见顾孝武那没着没落的,笑着问道:“爸,我陪您喝点儿?”

果然,顾孝武闻言笑了:“行啊!冰箱里有啤酒,大热天的就不喝白的了,咱爷俩边喝边聊!”

得嘞!

顾北答应一声,随后便去了厨房,很快就切了一盘子猪头肉,还有晚饭剩下的半只烧鸡,又翻找出了一包五香花生米,拎了几瓶啤酒。

“爸!辛苦了!”

顾北将两只酒杯倒满,端起一个,对着顾孝武示意了一下,随后一口干掉。

“慢点儿!”

顾孝武笑着,辛苦肯定是辛苦,但每天忙忙碌碌的,其实也挺有意思,总比当初在食品厂的时候,整天闲的难受强。

“小北,我想跟你说的是……”

顾孝武把杯中酒灌下去,一阵凉意从胃里散发出来,在这夏天的尾巴,别提多痛快了。

“我以前上班的那个食品厂,前天厂长来找我了!”

顾北听着一怔,没急于搭话,等着顾孝武的下文。

“厂子是真的维持不下去了,连着半年开不出工资,工人们闹了好机会,可厂里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这种情况一点儿都不奇怪。

改开之后像食品厂这种,生产规模不大,又没有拳头产品的小厂,面临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一旦应对不及时,等待这种小厂的命运就只剩下了倒闭。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原因在管理者的身上。

适应不了时代的变化,满脑子想的还是等国家出面,拨款救助。

这种没有丝毫自主性,只会朝国家伸手的单位,不倒闭还等什么呢?

还有一些国营单位倒闭,甚至称得上人祸。

明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可管理者却因为一己私欲,故意造成大量亏损局面,好以低价收购国企股权,最终转为私有化。

像这些情况,都很常见,一点儿也不新鲜。

具体到食品厂,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则完全是活该。

想当年,这家食品厂也在同行业里有些名气的,生产的果子面包非常受欢迎。

那个时候,谁家要是有人在食品厂上班,那是要惹得邻居生红眼病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爷子的“请”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爷子的“请”求并对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