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包汤圆,滚元宵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作者:圆头圆肚皮|分类:都市|更新:2023-09-09 04:31:08|字数:4336字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正文卷第六百二十六章:包汤圆,滚元宵通用肉馅的技术含量并不算高,只用到了最基本的调馅技巧罢了。

李逸教的毕竟是摆摊的小吃,成本不能太高,也用不到太高端的食材。

不过对于现场摊主和直播间观众而言,这个通用肉馅的拌法却是含金量十足。

术业有专攻,虽然在场摊主都是做餐饮行业的,但基本上都是专精几样小吃罢了。

对于自己会做的小吃之外的小吃和菜肴,大部分摊主也都是门外汉的水平。

至于直播间观众,那就更是小白遍地了。

对于厨房小白和餐饮从业者来说,李逸教的这份通用肉馅,用处就很大了。

餐饮从业者学会了一个靠谱的肉馅配方,说不定可以用在自己卖的小吃里。

比如往鸡蛋灌饼里加点肉馅儿,做成肉馅儿风味。

退一步讲,哪怕不用来卖,自家包饺子的时候也能用得着。

而厨房小白学会了这道肉馅儿,用处就更大了。

起码一般家庭里常吃的饺子,包子,厨房小白都可以试着自己做了。

毕竟肉馅儿类的小吃是最容易有猫腻的,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包点淋巴肉,进去,一般人也吃不出来。

如果能在家自己做,吃起来也会更放心一些。

将肉馅拌好后,李逸就拿出了一盘馄饨皮,放在了一旁。

“这些馄饨皮都是从店里买来的现成品,你们如果自己和面也可以,看你们自己。”

一边说着,李逸一边拿过了盘子里蒸熟的咸蛋黄,依旧用刀碾碎。

挖出一团肉馅,放在盘子里后,他切了些小葱的葱绿盖在了肉馅上,然后往上淋了些热油。

“葱最好不要拌进肉馅儿里,不然会捂出葱臭味,最好是铺在肉馅上面,用的时候再挖。”

说完,他就把碾碎的咸蛋黄铲起,放在了肉馅的旁边。

“在包的时候,先挖一勺咸蛋黄抹在下面,再往上盖肉馅儿,这样煮熟以后,透过馄饨皮就能看到金黄色的咸蛋黄,看上去更美观。”

李逸用慢动作包了几个,随后就把位置让给了赵金麦她们:“包就没什么可讲的了,接下来咱们做汤圆。”

看到台上李逸丝毫不拖泥带水的讲解,后方的闫秘书忍不住问:“他教这么快,这些摊主能记住吗?”

“有视频,可以回去看。”

王副局长冲一个个认真无比的摊主抬了抬下巴,示意:“李逸说了,教是一起教,但具体做什么,还要看他们自己怎么选。”

“这样还挺合理的。”

闫秘书点了点头,随即嘟囔:“咸蛋黄包馄饨,能好吃吗?”

案台后方,李逸拿过了一袋糯米粉,用刀划开袋口,倒进了盆里。

随后,他挖出了一团肉馅,放在碗里,又取了蒸熟的咸蛋黄过来,摆在了面前示意:“咱们的【咸蛋黄鲜肉汤圆】,用的料就是这些了。”

摄影师很敬业,每次李逸展示食材原料的时候,都会上前来拍摄特写。

在看到案台上摆放着的食材,直播间里却满是“?”。

“是真的要用肉来做汤圆吗?”

“不是,咸蛋黄还好一点,汤圆里放肉,我真的第一次见。”

“这比咸粽子还难接受啊!真的想象不到是什么味道。”

“这是哪里的吃法?肉馅汤圆我听都没听过。”

看到弹幕中的质疑,李逸解释:“肉馅汤圆是南方的吃法,在北方的确比较少见。

川省地区、江浙地区,两广两湖地区的朋友应该都吃过。”

听到李逸的话,下方的摊主们却面面相觑。

高邮也属于江浙地区,但本地人却没怎么吃过肉馅儿汤圆。

李逸见状,笑着说道:“当然,南方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做肉馅儿汤圆,当年汪曾祺老爷子也是晚年去了川省,才吃到了肉汤圆,写在了作品里。

这次肉馅汤圆出现在高邮美食节上,也算是把老爷子心心念念的美食带回高邮了。

如果游客接受度高,等美食节结束以后,说不定这道小吃也能变成高邮本地的特产小吃,流传下去。”

听到他的这番话,下方的摊主们没有什么感觉,但后方的闫秘书却是神色一动,轻轻拍了下掌心,赞叹:“这个可以啊!”

案台后,李逸已经开始和起了面。

起锅烧水,烧到温度刚起,李逸就关了火。

随后,他就用勺子舀起温水,一点点倒进了盆里,一边和一边解释:“包汤圆的糯米面要用温开水来和,这样和出来的面团会更有韧性,更有嚼劲。”

然而,听到他的解释,直播间里却飘过了一片质疑的弹幕。

“包汤圆?汤圆不是滚出来的吗?”

“不对吧?我家里做汤圆,都是往簸箕上倒江米粉,然后给馅儿过水,放进去滚,一层一层滚出来的。”

“南方的汤圆是包的吗?”

“我还真没见过包出来的汤圆,那煮的时候不得露馅儿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方便以后阅读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第六百二十六章 包汤圆,滚元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第六百二十六章 包汤圆,滚元宵并对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