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再临山海关

作品: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作者:乔木叶落去|分类:历史|更新:2023-08-14 06:03:36|字数:4220字

崇祯十六年腊月初五,山海关。

朱慈烺率领孙传庭、李定国以及一众左卫营将士经过半个月的行军,从沈阳来到了山海关。

亲卫营第四军总兵马震清和副总兵高兴以及各位的指挥使接到消息以后,早早的便在山海关前十里迎接朱慈烺。

“马总兵,殿下队伍应该快到了吧?”

高兴站在马震清旁边轻声的问道。

按照朱慈烺的安排,亲卫营第四军先行到山海关,与朱慈烺一行人会合。

没等马震清回话,就听到有传令兵传报而来。

“报!总兵大人,太子殿下距此还有五里。”

传令兵行礼禀报。

马震清挥手示意传令兵退下。

“这不来了么?”

马震清兴奋的说道。

如今寒冬腊月,天气寒冷。

前几日刚下过雪,并未融化,山海关内外依旧是白雪皑皑。

气温很寒冷,但是众人并不觉得冷。

一方面是因为常年行军作战,身体机能素质比较好。

更主要的是,马上就能见到朱慈烺了,内心很激动。

半个时辰后,一行浩大的队伍出现在了马震清等人的视野中。

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威武之师走来了。

左卫营经过第二次辽东之战的磨砺后,也成长为了一支威武之师,全军上下透露出浓厚的杀意。

马震清等人见状连忙上前拜见朱慈烺。

朱慈烺一路走来,也是身披铠甲,骑着战马,看上去英姿勃发。

在队伍中还有一辆马车,马车里坐着的自然不是别人,而是与朱慈烺一同返京的朱倩倩。

虽然军队中有女子同行,但是无论是孙传庭这样的高级将领,还是普通的士兵,对此都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朱倩倩在负责大明情报司沈阳情报总站期间,无论是第一次辽东之战还是第二次辽东之战,朱倩倩都为明军战斗提供了重要的情报。

巾帼不让须眉。

朱倩倩和沈阳情报总站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众将士的认可。

马震清等人来到朱慈烺面前,自然是行礼拜见。

朱慈烺坐在马上,示意众人不必多礼。

此时,朱慈烺便可以看见巍峨的山海关,不愧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朱慈烺虽然不止一次来山海关了,但是还是第一次看到被白雪覆盖的山海关。

看上去更加的威严肃穆,关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屹立于群山之中,场景充满着粗犷之美。

“走,随本宫登关赏景!”

见到这样的场景,朱慈烺的内心也不禁豪情万丈。

挥动手中马鞭,策马而出,向远处的山海关奔腾而去。

杨天见状,连忙带着一众亲兵跟上,毕竟他的职责就是保护朱慈烺安全。

如果朱慈烺有个三长两短,杨天觉得即使自己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孙传庭、李定国以及马震清等人自然也是连忙跟上。

十里的距离,步行可能需要很久,但是如果是骑马而行,就用不了多长时间了。

朱慈烺一行几十骑很快便来到山海关下。

为了迎接朱慈烺,山海关门户大开,朱慈烺等人直接疾驰入关。

随后,朱慈烺便在杨天等人的护卫下登上了山海关城楼。

一路走来,守关的士兵纷纷行礼。

他们虽然不认识朱慈烺,但是朱慈烺浑身上下金闪闪的铠甲便证明了他身份的不简单。

使用金色铠甲人的身份自然是不简单的。

朱慈烺兴致勃勃的登上城楼,孙传庭等人也很快的跟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人诚不欺我。

登上山海关的城楼后,一片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蜿蜒曲折的长城,犹如巨龙一般,蛰伏于大地之上。

青山连绵,白雪覆顶,好一幅画一般的风景。

“本宫记得,出征辽东之时,本宫曾登山海关,并写下了《沁园春.山海关》,本以为秋景已是这世间绝妙,没想到这带雪的冬景更胜一筹!”

朱慈烺不禁感慨说道,顺便装了个逼。

据说他写的《沁园春.山海关》如今已经传唱大江南北了,虽然这首词是有借鉴的地方,但是自己不说,谁又能知道呢。

反正自己脸皮后,也不要紧。

朱慈烺在心中向伟人真挚且诚恳的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殿下写的《沁园春.山海关》确实妙不可言,惊为天人,如今广为流传,不少文豪大家都因殿下这首词而千里迢迢的赶到山海关,目睹这天下第一关的雄姿。”

马震清连忙说道,这些话有拍朱慈烺马屁之嫌疑,但是朱慈烺挺高兴,听到马震清的话后,也不禁笑了起来。

“不过是偶得几句,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朱慈烺故作谦虚的摆了摆手。

“殿下刚刚说这山海关冬景更胜一筹,不如殿下再为这冬景赋诗一首,成就佳话一段!”

听到马震清后面的话,朱慈烺的脸色一下子僵住了。

这小子,刚刚还想夸你会说话,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方便以后阅读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第945章 再临山海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第945章 再临山海关并对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