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方的买主

作品:神瞳:鉴宝全世界|作者:山峰|分类:都市|更新:2023-07-10 09:30:07|字数:4326字

玉璧,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发现,不过真正兴盛是在战国至两汉时期。

玉璧的作用也比较多,早期是属‘六器’的一员,包括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作为礼器之一,常用于赠礼、祭祀等作用,

后来又演变成代表各阶层的身份,周礼还有‘六瑞’之说:

王,镇圭;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子,谷璧;男,蒲璧。

可以看得出,从王爵,再到公侯伯子男五爵,信符都是有区别的,这是早期对身份和地位的区别和划分。

见赵德平将盒子推到自己面前,赵源并没有急着上手而是扭头看向杨庆和。

杨庆和似乎也有意向众人展示赵源的能力,怂恿道:“小源,别有顾忌,这里都是我的老朋友,

看出什么就是什么,你今天帮赵总掌眼,过后说不得赵总还要给你个大红包酬谢呢。”

赵德平听闻哈哈大笑道:“对对,这必然是要给的。”

赵源见此也不再推托,将玉璧拿到手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谷纹玉璧,所谓的谷纹就是像水的漩涡一样转圈圈的纹饰,

这件比较有意思的是,谷纹的谷钉处乃是浅浮雕,但最后的小尾巴则是阴雕,这就让每一个谷纹都变得很有层次感,

又因当时的刨光和浅浮雕工艺还未完全成熟,所以不管是谷纹还是边角,都能摸到明显的扎手感。

材质是和田玉,上边带着红、褐两种沁色,沁色染了近半,沁色入骨,变化自然。

看了三四分钟,他将东西放下这才道:“在我看来,这是一件战国至汉早期之间的和田玉璧真品。”

其实赵源的左眼给出的提示是,汉早期所制,但严格来说,战国晚期到汉早期,玉璧或者说玉雕的工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说汉早期有些不好解释。

听他所言,郝掌柜一竖大拇指道:“小兄弟好眼力。”

赵德平接过推来的盒子,目光中带着惊奇打量着赵源,不管杨庆和怎么说,他起初只是认为对方是在抬举赵源,毕竟年龄在这,

当然,这个玉璧并不算多么复杂,不过这么年轻能看出也算是不易。

他对着赵源微笑颌首,这才扭头对郝掌柜道:“两万块,这个价格怎么样?”

赵源暗惊,今天还真碰到一个大方的,这个玉璧在他看来八千到一万的价格还算合理,没成想赵德平直接提了一倍的价。

郝掌柜面上人假作为难,片刻跺脚道:“您赵总发话了,我要是不同意,那就太不上道了,就按您说的。”

赵德平招了招手,坐在拐角处的一个年轻人上前,手里提着一个箱子,箱子放桌上打开,赵德平拿了两沓钱递了过去,这笔交易就算是完成了。

所以古玩这一行,除了正规的拍卖行,其他百分百都有偷税之嫌。

郝掌柜刚下去,又有一人拿着个盒子上前道:“赵总,您看看我这个。”

赵德平抬头笑道:“李掌柜,您可是火眼金睛,去年让给我的那个砚,我可是爱不释手,这次看你又捡了什么好玩意。”

说着将盒子打开,赵德平拿起,是一面铜镜,看了片刻,他眉头微微一皱。

铜镜的价值不算高,除非保存极为完整,或者装饰极为奢华的,比如赵源在津门看的那面铜镜,上面镶有和田玉和宝石,

自然就提升了铜镜的价值,眼前这块看上去极为平常。

铜镜的价值按历史时期,收藏价值可谓是断层式的,唐朝或更早的镜子,因为稀少价值自然就高,

但自宋以后,传承下来的很多,价格一般都不超过五位数,三五千一面很正常。

眼前这一面,从铜质至工艺、再到背面的平钮,都可说明是明代的。

按说,这样的镜子对方是不会拿给自己看的,因为太普通了,这就是赵德平皱眉的原因。

要说不同,也就镜背面不是像其他的那些花纹,而是草书写的字,乍一眼看上去,能认识的字也没几个,更不像是名人所题。

他看了眼李掌柜,不待对方开口,直接将镜子递给了赵源,因为不是易碎品,他也没有顾忌太多。

“赵源,帮我看看这个。”

赵源接过,这面镜子特征很明显,这就是明代的,而且从铸造来看,也显得有些粗糙。

转到背面,看到了草书的内容,他试着念起道: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赵德平愕然,自己不认识的字,赵源居然打一眼便可念出来?

不过,这首诗还是陌生,赵德平既然酷爱古玩,不说历史通读,但不少名人多少肯定查阅了解过,这首诗听着还不错,但他可以确定,之前没有见过。

赵源将镜子递还给赵德平,如实道:“镜子是明的,工艺一般,难得的就是这首诗了。”

“哦,这首诗是何人所作?”

“明末进士陈子龙,明亡之前他最高的官职只是绍兴府的推官,明亡之后他加入义军,抗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神瞳:鉴宝全世界》,方便以后阅读神瞳:鉴宝全世界第97章 大方的买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神瞳:鉴宝全世界第97章 大方的买主并对神瞳:鉴宝全世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