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银行

作品: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作者:借箭十万|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1:32:15|字数:4834字

“银行?”

老爷子眉头一皱,忍不住问道:“这又是什么鬼东西?”

朱雄英一笑,说道:“朱胖胖刚才说了啊,就是国有钱庄!”

郁新等人低头沉思,夏元吉问道:“殿下,具体要如何开展……”

朱雄英刚才说的比较凌乱,还有许多新鲜词汇难以理解,但大概意思还是听懂了,就是有些不明白该如何开始实行。

“第一步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重新和百姓建立信任!”

朱雄英缓缓说道:“这个专管宝钞的衙门如何取得百姓的信任,其实也很简单,拿真金白银去换百姓手中的宝钞!”

郁新听后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问道:“殿下,宝钞已发行二十余年,发行数量虽不可计,却也是天文之数,殿下刚才也说了,以大明的国力将所有宝钞全部兑换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国库的钱也无法调动太多……”

“一两百万对于流入民间的宝钞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百姓手中的宝钞如何回收上来,这才是最关键,最难的一步。

面对郁新的问题,朱雄英不慌不忙的说道:“宝钞衙门的作用不局限于兑钱,也能存钱!”

“而且还要制定兑钱的条件,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士绅,哪怕是勋贵皇族,每人兑换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为的是防止有人拿大把宝钞把银子全部兑换出去!”

“兑换的每一次账都要记录清楚,配合鱼鳞黄册,核实兑换人的身份!”

“拿存钱兑换宝钞,形成一个长久的良性循环!”

老爷子听后连连摇头,嘟囔道:“你说有人存钱那就有人存啊,万一没人存,你拿你的头给百姓兑换宝钞啊!”

“到时候非但没办成事,还让朝廷又一次颜面尽失,你倒没啥事,咱这张老脸往哪放啊!”

这事能不能办成都和朱雄英没啥关系,承担所有风险的人是老爷子,是这位大明的皇帝。

谁知朱雄英却玩味一笑,说道:“我说让人存,不一定有人存,但您老人家说句话,那绝对有人存,别人不好说,曹国公一定会成为表率,全力支持宝钞衙门的建立!”

“有人开头了,后面的事就不难了!”

“当然了,又不会让他们白存,根据储存的数量和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老爷子眉头一皱,沉思起来,他当然明白朱雄英的意思,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看到老爷子一副踌躇的样子,朱雄英继续说道:“就算存的钱不够换的,那也没有关系,倭国已经打下来了,那地方的银矿可以动工开采了,足以弥补空缺!”

“不过,要控制银子的流通量,不能过多,最多流入三成,银子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一下子涌进大量的银子,会冲垮原本的经济,这比宝钞的危害还要大!”

这话让所有人都想不通,为什么银子多了还成坏事了。

朱雄英想了一下,用能让人听懂的话解释道:“刚才说过了,东西多了那就不值钱了,宝钞多了,银子值钱,如果银子多了,那银子就变成了现在的宝钞,听懂掌声!”

朱胖胖情不自禁的拍手,有些兴奋的说道:“高,殿下这一招实在太高明了!”

郁新等人也露出释然的笑容,只有老爷子依旧拉着脸,问道:“按你说的法,设置这个叫银行的衙门,多久能把宝钞的问题彻底解决?”

“这事还真不好说!”

朱雄英缓缓说道:“宝钞回收的越多,就会越来越值钱,第一轮兑换过后,宝钞的价格一定会增值,兑换的越多,增值的就越快,百姓也看到了宝钞的价值,以后的兑换量也会越来越少,银行就此稳定!”

“宝钞之患,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回来,此乃国之大事,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绝对不可操之过急!”

老爷子听后白了一眼,很是傲娇的样子。

朱雄英心中抱怨道:“二十多年的烂账,你想一下子就搞定啊,想什么美事呢,朱老头!”

“不过还得说一句,收回来的宝钞要全部销毁重新构造印刷!”

朱雄英拿起宝钞,一脸嫌弃的说道:“无论是图案,文字,整体构造,还是防伪措施,哪怕是制作工艺都是极差的,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甚至连宋朝的交子都不如!”

“也不知道这宝钞是谁画的,一点艺术水平都没有!”

当初宝钞的整体构造都是老爷子自己想出来的,为了照顾不识字的人,还很体贴的在宝钞中间还画上一串铜钱。

为了防止有人造假币,还别具用心的在宝钞上写上刑法,伪造者斩,举报者赏银二十五两。

这就是洪武宝钞唯一的防伪措施。

其实这些都可以理解,毕竟老爷子放牛出身,连书都没读过,更别说艺术上的造诣了。

要是换成宋徽宗,这宝钞上面恐怕都得撒金。

换成前隆,高低在宝钞上盖几个印章上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第21章 银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第21章 银行并对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