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所谓发展商业,其实是发展制造业

作品: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作者:毛神大大|分类:历史|更新:2023-07-04 17:13:51|字数:4348字

“嘿,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赵龙听了一笑。

“呵呵……”

嬴政听了也是一笑,“反正是无暇时间,纯当解闷便是,先生说是吧?”

“哈哈,也是……”

赵龙笑了一声,继而说道,“是这么回事,所谓的发展商业,其实根本上是发展制造业。”

发展制造业?

“是啊,经商大家不能空着手经商吧,也不能只是把自己手上现有的的东西卖给你,你把你手上现有的东西卖给我,那样意义不大。”

赵龙笑着说道,“经商的本质是为了给人提供便利,然后得到报酬。

所以,那得有合适的东西才能提供便利,如果没有,那就得找或者创造!

所以经商的两大操作就是要么去别的地方寻找货源,要么自己想办法去创造货源。

就比如咱们村要卖纸,这纸原来别的地方有吗?别的地方有,但是至少在咱们村附近是没有,所以要么去外地去采购,要么咱们自己生产!”

“嗯……”

听了赵龙的话,嬴政缓缓点头,“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两大途径。”

赵龙笑着说道,“要是假如到了还没有发明纸的年代,对了,比如秦朝,秦朝还没发明纸呢,那你去什么地方进货都进不到,所以就根本没得买卖。”

“因此那就要自己生产?”

嬴政听了,笑问道。

“谁给你生产呀?那时候还没人能造纸呢!”

赵龙听了笑着说道,“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不可能?呵呵,大约吧……”

嬴政听了婉儿一笑,表情一阵玩味,“那万一要是有能制造的,岂不是也能独一份?”

说着转头看了一眼李斯,李斯见状,顿时面色一阵尴尬,连连点头,“要是大秦有纸就好了,必定能造福朝廷!”

“嘿,你们可真敢想……”

赵龙听了顿时一笑,“要真的是这样,那还得人家大秦朝廷同意才行,可是这秦朝的时候,那秦始皇不是对经商有很大的限制嘛?你要是真发明出来,那说不定只让权贵和贵族用呢!”

“若是如此,那不也能为朝廷创造不少营收?”

嬴政听了,小有兴致的问道。

“如果他愿意,那当然可以,比如当时的盐铁就是这样。”

赵龙说道,“朝廷专营,其实也就是最早的国企了。”

“国企?”

嬴政听了一愣,“何为国企?”

“就是国家的产业,实际上是政府的产业,像半个铁饭碗了,所以哪怕是现在,还有很多人争的头破血流还想进去,又能赚钱又稳当,谁不想啊?”

赵龙听了笑的摇了摇头,“不过那个距离咱们还是比较远的,咱们的目标还是先振兴乡村嘛!”

“哦……却是如此啊……”

嬴政微微点头,随即说道,“请先生继续!”

“好……”

赵龙点头,继续说道,“上面刚才说这经商,一是寻找货源,二是创造货源,所以经商必须要依附于强大的制造业。

而制造业需要什么?需要人手,需要资源,这其中一个很大的资源,其实就是农业的产出。”

“农业?那自然是粮食了?”

嬴政听了,马上问道。

“粮食只能算其中之一,是最基础的,其实往更大的说,养蚕序幕还有木材,这些都可以算是农业,只要是地里长的,以及和地里长的有关的,都能叫农业。”

“确实如此啊?”

嬴政听罢,这才恍然。

“对,其实就是给制造业提供原材料。”

赵龙说道,“这制造业在现代嘛,叫工业,要是放在古代叫手工业,其实说白了就是手工活。”

“哦?如此啊……”

嬴政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若是想要经营这制造业,一是需要人手,二也需要粮食,亦或者是其他的畜牧,砍伐等等,而那些本来也需要人手,因此这两者都需要人手?那若是如此的话,是不是只有权贵们去经商制造,而让下层的百姓继续着手于工作和畜牧这些,就可了?如此一来不至于粮食与牲畜不足?”

“这想法,狭隘是狭隘了一点,但是也是有点道理,不违背农时,是国之根本。”

赵龙笑了笑,继续说道,“不过反过来,要是经商制造参与的人过于少,那么对整个国家来说意义并不大,因为你规模不大,创造的的不多,社会财富也不会增加很多。”

“可若是把工作的人和畜牧的人抢走,让粮产更少怎么办?”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不就是提升粮产吗?”

赵龙笑着说道,“咱们有一句话叫做,农业是工业的基础,而反过来工业是农业的动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农业给工业提供了一切需要的原材料,而工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农业!”

“还能促进?如何促进?”

“很简单明显的就是工业化生产的化肥呀,化肥这种东西,就可以很大的促进农业的收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方便以后阅读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第135章 所谓发展商业,其实是发展制造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第135章 所谓发展商业,其实是发展制造业并对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