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官场无君子

作品: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作者:小黑是条狗|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05:29:43|字数:8502字

第97章 官场无君子

“李卿,国之干臣!”

“在国家危亡之际,是卿于淮扬之间招募勤王之师北上抗敌,又有安定地方之功。”

“景泰新朝,李卿亦多有上书言事,痛陈太上皇过往之积弊,劝谏朕以国事为重。”

朱祁钰先是对着李实赞誉一番。

别的不说,光是李实能够不畏强权的对世家大族下手,这一点就让朱祁钰对他颇有好感。

而且李实愿意出头,说明他在意仕途,这样也就可以为朱祁钰所用。

身为天子的朱祁钰,不怕大臣贪图功名利禄,反而是担心那种圣人做派的大臣。

贪图功名利禄,那么朱祁钰就可以用高官厚禄来引诱。

一副天下为公,又不追名逐利,这样的大臣反而会让朱祁钰无从下手,也不能收为亲信嫡系。

这就好比“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台词,和珅虽然贪污腐败,可他能够为乾隆所用。

反而是永远“大义凛然”,永远“一身正气”的纪晓岚,乾隆只会把他捧成文坛领袖,而不会托付以国家大事。

而且历史上的李实,在朱祁镇夺门复辟后被罢官,这也说明李实不是朱祁镇那一派别的官员。

正是如此种种,朱祁钰才会给李实升官,才会让李实出使瓦剌。

要是诸如王直、胡潆、于谦之流要去瓦剌,估计朱祁钰想都不想的就直接拒绝否定。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李实连忙对着朱祁钰弯腰躬身,以示他谦卑之心。

“国家养士,正备缓急之用,况主辱臣死义也,岂可避难?

见到朱祁钰夸奖自己,李实只感觉自己心头一热。

李实的礼科给事中,算不上什么位高权重。

朱祁钰能够说出李实的旧事,这表达了对李实的看中和期许。

而且像李实这种多次上书,就是渴望得到新皇帝朱祁钰的重用,希望可以通过造福苍生来博一个位极人臣、青史留名。

“宜少慎默,恐贾祸。”

李实屡上奏章言事的时候,就有人曾经提醒过他。

“吾所任言官也,食禄而旷职,耻莫大焉,何敢身谋也。”

李实不以为然,仍旧坚持直指时政之弊病。

“臣得陛下赞誉,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为我大明,愿不远万里之遥,亦要深入胡穴!”

“虽有往来之间有千难万险,臣亦不辞也!”

李实这是在表达自己一心为国的决心,也是在表达对朱祁钰的感恩。

李实心里很清楚,在这个群臣都畏缩不前的时候,就是自己露脸的机会。

要是把事情办漂亮了,那么加官进爵就不远矣。

如此建功立业的良机,群臣不取,李实不由得嘲笑群臣目光短浅。

“李卿,当真忠勇可嘉!”

朱祁钰很满意李实的态度。

然而一旁的老臣王直和胡潆,却是暗暗摇了摇头。

这个李实,还是太心急,还是道行太浅,还是城府不深!

作为宦海沉浮多年,王直和胡潆已经人老成精。

朱祁钰特意提到李实曾经多次上书言事,并且在奏章里面提到了朱祁镇当皇帝时候的弊政。

之所以朱祁钰刻意强调这事,就是为了述说朱祁镇之罪,就是为了说朱祁镇不配当皇帝。

朱祁钰这里已经给李实这次出使瓦,剌埋下了一颗地雷。

李实还兴高采烈的以为自己一定能够马到成功,这就是缺心眼!

想到这里,王直和胡潆都摇了摇头。

李实,太年轻!

朱祁钰,太老成!

先是看了看御座上的朱祁钰,然后对视一眼过后,王直和胡潆都是微微摇头,也是不由得相顾无言。

这个皇帝,哪里是刚刚弱冠之年?

这个皇帝,分明就是玩弄权谋的行家里手!

这样善于玩心机的皇帝,是大明之福?还是大明之祸?

“李卿,朕要为你提升品级!”

朱祁钰在扫视群臣动向的时候,看到了王直和胡潆的举动,也察觉了这两个老人精的心思。

不过朱祁钰不以为然。

王直和胡潆,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

这样的老臣、重臣,不是朱祁钰提拔起来,也就不会成为朱祁钰的心腹死党。

然而他们年事已高,这就是朱祁钰剥夺他们权柄的最好理由。

一旦局势稳定不可逆过后,朱祁钰就可以用一个“体恤老臣”的理由,派人分他们的职权,然后逐渐让他们淡出政务,乃是淡出朝堂。

“臣,拜谢陛下!”

听到自己升官,李实不由得随即叩拜在地。

李实觉得自己的这一次冒头,算是赌对了。

给事中,虽然有指点江山之责,也有封驳政令之重。

然而给事中只不过是七八品的官,只能算权重位轻,算不得位高权重。

“朕新登基,才寡德薄。”

“今日,朕就同诸位爱卿一起,咱们来一次廷议、廷推。”

“朕欲擢升李卿为礼部右侍郎,命其出使瓦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第97章 官场无君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第97章 官场无君子并对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