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不合四六

作品:盛世太子李承乾|作者:易如意|分类:历史|更新:2018-12-05 16:53:03|字数:6370字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应当以仁孝为本岂能提利……”

“够了!”李承乾大喝一声,冷冷地扫视一圈殿上大臣,一个字一个字地道:“孤王为国家为百姓谋利,正大光明,我华夏一族历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成康,哪一个不是为百姓谋福利才得百姓推崇的?

不说利,不说利凭什么让百姓不种更赚钱桑麻而去种粮食?

这朝中就有关中大家族的人,比如左庶子于志宁家有良田数万亩,你问问他家里的田的都种的是什么?”

于志宁不想李承乾会突然提到自己,说实话他家良田数万亩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自己就经常对别人说他家有良田不需要什么俸禄。

可是在这大朝上被李承乾突然这么一问显答什么都不好,如果说是都种了粮食,那显然是假的,但说实话他不是成了趋利的小人吗?

看着满朝大臣看过来的眼光,于志宁红着脸吭哧了半天才呐呐道:“臣一向忙于公务,家中田亩都由族人代为打理,至于去年种了什么臣却不知道。不过今年臣定当严诫家人把家里良田都种上粮食。”

一直冷眼旁观的李世民看着于志宁说话的神情让他想起了长孙无忌转述的李承乾的话“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

李世民心中忍不住失望。

李世民能看出来,其他大臣如何看不出于志宁所言不尽不实,而且关中缺粮又是事实,即便是于志宁能令家中都种粮食,那其他人呢?

李承乾听了于志宁的话面无表情俯视着殿上的大臣感叹道:“可惜啊!像左庶子这样高风亮节之人天下还是少啊!还需要朝廷以利趋之。”

高季辅却不为所动,依旧梗着脖子道:“太子殿下所虑当然是历代圣贤所虑,但所行却非历代圣贤所行,下民趋利忘记根本,朝廷自当下旨强令他们种粮自可,何须高价收粮,使物价腾贵,天下不安呢?”

“好啦好啦,此事一时半会也议不清楚,今日乃是元旦大朝,如今时已过午陛下也该赐宴了。此事就等过了初三各衙开印再议如何?”长孙无忌出来打圆场,他和于志宁一样出身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他和亲族的良田也都在关中,今年春天种粮那是一定的,至于是李承乾的高价收粮,还是朝廷下旨强推种粮,那真还有得商量。

“传旨赐宴!”李世民连忙回应道。

“陛下那太子殿下的谕令?”高仕廉荒忙问道,实在是这道谕令主要就是下给尚书省的,他不问清楚不行啊?

这也是初唐的一个特『色』,唐朝皇帝的旨意有诏,制、敕等这些要下去都要通过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一些旨意是可以直接封还的。

但皇太子下的“令”,亲王下的“教”审核却相对宽松,这是武德年间留下故事,在武德年间李渊对政权把屋较松,大权落在三个儿子手里,所以当时李建成的‘令’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教’并行于天下,十分混『乱』,地方上究竟听谁得就看谁有本事了。

所以现在李承乾能够绕开中书,门下直接下‘令’也是得益于当时留下的传统。

这份太子“令”应该是自武德九年李建成死后第一份由皇太子独立下的正式的‘令’。

高仕廉一问,满殿大臣都看向李世民,东宫这份涉及天的谕令到底执行不执行?

李世民看着大臣关切的目光,又看看李承乾。

李承乾此因为伤口一动到就会隐隐作痛,坚持了几个小时了脸『色』有些苍白。

在李世民看来这封谕令直接执行显然是有问题的,但是李承乾所提出的问题也必须解决。

还有他刚下旨允许李承乾参政,如果直接驳了李承乾的谕令,那对李承乾威信也是打击不小。

李世民几经思量,才装做不屑顾地道:“这篇谕令连四六不合如何下发,待太子和中书省重拟一篇合于四六的谕令再行下发。”

四六是指的是文体,就是要有四个字和六个字的句子组成的骈体文。

李世民不提谕令内容,直接说是文体问题,这就给下面的大臣很大这个想象的空间。

:.。手机版阅读网址:

.

喜欢盛世太子李承乾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盛世太子李承乾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世太子李承乾》,方便以后阅读盛世太子李承乾第九十一章 不合四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世太子李承乾第九十一章 不合四六并对盛世太子李承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