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协与纠错

作品:北宋振兴攻略|作者:吾谁与归|分类:历史|更新:2020-04-22 00:35:35|字数:4596字

赵桓听到赵英这么说,连连摇头,他看到胡元那一瞬间,就知道赵英其实是在担心他。

一个皇帝问自己凭什么是皇帝的时候,如果不是得了失心疯,那就是要杀人了。

其实那个问题,赵桓已经想的很明白了。

他当然没有得失心疯,也不是要杀人,他问那个问题,不是问赵英,而是问自己,赵英也不敢回答。

他只是在思考皇帝这种职业存在的意义。

皇帝是代表着秩序的具现,当一种秩序在不断的被破坏之后,人民就会用脚去投票,来建立一个新的秩序,形成王朝的更替。

而开国皇帝是秩序的建立者。他的后人,是秩序的维护者。

当维护者对秩序的维护中,不断的对各种利益集团妥协,而没有在解决问题之后,审视改正错误,这种错误才会导致秩序的逐渐的崩塌。

当秩序崩坏到一定的程度,灾难就会被无限的放大,因为中央王庭已经失去了他本来的作用,他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就会失去他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不管是大旱、水患、瘟疫还是兵祸,都会放大数倍,对秩序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看似稳定的王朝,就会轰然倒塌。新的王朝就会兴起,建立新的秩序,或者说入关。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就是这种内核。他将所有的天灾,归结到了皇帝身上,其实就是归结到了秩序的崩塌之上。

王朝在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皇帝作为秩序的维护者,就需要向各方利益集团妥协以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后,再审视自己的妥协是否是对秩序的最小破坏,甚至有益于秩序,并且及时的做出政策的调整。

妥协,不可避免的存在。

比如赵桓想要实现教育公平,而私塾的存在,就是教育不公平的最大存在,连起跑线都不一样,何谈公平?

而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所以妥协一定存在,而妥协之后,可以纠正错误。

而衡量、决定皇帝的妥协是否错误的唯一标尺,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需要代表的是大宋朝绝大多数百姓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他自己。

因为他是皇帝,他负责维护秩序。

用宋太祖赵匡胤的执政理念就是:革故鼎新。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不断的深化改革,因为实践是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劳永逸。

后世的政体是否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必然是代表了根本利益。

在某一个时间节点里,为了快速发展。中国走了很多的弯路,留下了很多的坑坑洼洼。

但是一段时间后再去审视,就会发现那些十分让人在意的坑洼,或者已经被彻底填平,或者已经在填平的过程中。比如高新武器装备,高新科技、外交、经贸等等领域,悄然间,这些坑洼已经被填上了或者填上了一部分。

而在为了发展的这一时间节点里,做出的种种妥协,它就无法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了吗?显然不是。

这就是革故鼎新的魅力。

没有饿肚子的大同世界,一句话道尽了时代的无奈和人民的期望。

这也是为什么赵桓到现在虽然是赵二家的身子,但是执政理念还是赵大家的理念,因为祖宗之法已经不能代表根本利益。

当然这都是他作为皇帝,对前后不一的钱政,得到的领悟。

“官家没什么事呀,一切都很好。”胡元盯着赵桓的瞳孔,说道:“官家,翻个白眼,臣看看眼白。”

“起开。”赵桓一把推开了胡元,自己本来就没什么事,只不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说漏嘴了罢了。

赵英依旧不大信,拉着胡元到远处耳语了半天,赵桓似乎听到了一些关于补肾食补调养的话题。

曹娴的确是一个榨汁机,以至于赵桓这两天都盼着曹娴有点孕吐的反应,好歇息歇息身子骨。

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赵桓也能理解曹娴想要在西夏蝗虫灾起,大宋武力解决西夏问题之前,怀上大宋天子孩子的迫切需求。只是理解归理解,他这身子骨都快被榨干了。

“官家,臣有个想法。”胡元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小心的说道。

自从沈从被刺客刺伤,赵桓不同意胡元用尿液冲洗伤口后,胡元一直对不是医生的大宋皇帝,插手具体的治疗抱有极强的怨念,当然他对官家给他的那本《护理札记》对卫生之道的理解深表赞同。

胡元和官家的关系不大好,这是连完颜宗望都知道的事,胡元可从来没有这么恭敬的说过话。

胡元挠着头说道:“臣想着惠民药局的事,能不能跟官家打个商量,县级以上药局正官,归到官籍之中,按月发银啊?”

“之前不发银钱吗?朕怎么记得是要发银钱呀。”赵桓疑惑的看着赵英,这事当初是剐了赵承佑后做的,赵桓当然记得当时规定了诊金不要钱,药价也是较低的价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宋振兴攻略》,方便以后阅读北宋振兴攻略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协与纠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宋振兴攻略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协与纠错并对北宋振兴攻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