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 谁与争锋

作品:北宋振兴攻略|作者:吾谁与归|分类:历史|更新:2019-08-11 13:53:06|字数:4374字

说不起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话,那就让普天之下,所有人都有田。

孩童两亩,『妇』女三亩,壮劳五亩,老人三亩,牛一亩地。

而壮劳参军,只要通过训练考核,就可以分田十亩地。

爵越高,俸禄越高,待遇也就越高,仆从也就越多。仆从的来源,就是契丹,西夏,金人。

打,打赢了,什么都有。

简单而粗暴的田制,赵桓原来是打算全面仿照秦汉时候的均田制,那么平民之家少说分田百亩。

但是赵桓做出这样少分地的决定,并非大宋没那么多的地去均田。

事实上,大宋这一亿人口,把整个天下的地盘一盘,总归能盘出人均五十亩田来。

怎么都够分了。

可是要是弄到分无可分的地步,像秦朝一样,老秦人分楚地,那就异常麻烦,弄不好就会丢了自己的基本盘。

可是分这么少的地,人不会饿死吗?

当然不会饿死。

与秦汉,唐朝前期相比的大宋,更小的地盘,养出了近亿的人口,自然是有它的独到之处。

精耕细作就是赵桓这么减少分田亩数的理由。

与秦汉,唐朝前期的撒下去种子,看老天爷赏饭不太一样,大宋更加繁杂的水利工程,还有耕地的农具,以及对天时地利的把握,更加精准。

还有引入了更多的种子来丰富田地种植效率,例如占城稻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大宋人领先全世界,先吃了三顿饱饭。

勤劳的人民,总是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可惜大宋朝堂没能对得起这勤劳的人民。

“孙博,何栗,均田之事的细则,就在这里,你们安排官吏,挑选合适的人,送进关中、河东路等地的各个县,以村为单位,在春耕之前,把分地的事做了。”赵桓对孙博何栗说道。

孙博和何栗面『露』苦涩,这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不是所有的地主都跑了,他们会拿着地契,疯狂的抵抗赵桓的分田大事。

赵桓看出了孙博和何栗的种种担心,自信的说道:“朕知道你们的苦楚,这大宋天下久没有田制,打破一些旧的,就一定会有新的矛盾。还记得那个铁屋子的故事吗?”

“大胆的去做,现在必须要给这个铁屋子造个门了。由不得他们同意不同意,这滚滚大势就会督促着他们必须顺应时势。”

“从汴京赶到河东路太原城的时候,我看到了无数的南下的百姓和地主们,区分起来异常简单,没有鞋子,衣衫褴褛的是失地或少地的农户,而那些穿着锦袄的是地主。”

“你说百姓不渴望分田吗?不渴望朝廷出田制吗?肯定是渴望的,但是没有人组织他们,他们如同一盘散沙一样,这种对地主、朝廷的怨恨只会埋在心里,愈演愈烈。到哪一天突然爆发开来。”

“形如当初方腊百万民夫起事,差点掀了大宋朝堂的盖子一样。所以,有民心基础,大胆的去做。”

赵桓的笑容,并没有让孙博和何栗赶到多少安慰,他们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压力官家家所言的南下的流民中,跑的最快的地主,锦衣玉玉,跑的慢的只是贫农。

那些依靠田地为生的中农和上农,是留在关中和河东路的人!

只有他们既不是光脚的,不怕再丢任何的东西。

他们也不是地主,到了别的地方,也可以另起炉灶,没了地就再买就是,甚至可以用十亩关中地换一亩江淮地这样的标准去换地。

肯定有胆大的贫农愿意换地,对地主而言,逃难,从新起步而已,用心经营两代,又是一大片家产。

可是这些地少到不愿意跑路,没么多到从新起步的中农和上农,才是阻拦的主力啊。

民心这东西,说的是这些人的心,可不是泥腿子什么都没有的贫下中农的心。

赵桓皱了一下眉,知道他们肯定会担忧这个担忧那个,说不定孙博在搞分地之前,还会上一把香,祈祷老天爷保佑。

他从宽大的衣袖里掏出了一本书,这本书自然也是来自系统,精心挑选的一本书,这本书共五卷。

这本书里面,非常清楚的讲解了应该如何团结一大批,打击一小批的常规『操』作。

也有一大堆的关于贫下中富农地主等阶级,应该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他拍了拍手中的书,说道:“此书非同小可,我只能代太祖传下第一卷中少数几篇,供你们俩参考。细细品味,仔细研读。”

“此书万万不能胡『乱』传阅,如果亲从官禀报有临摹、刊印等举动,其罪要诛九族。二位爱卿可曾晓得厉害?”

赵桓也不敢把这个《语录》中的五卷全部传下去。

那后面都是屠龙术,也就第一卷没有太多如何屠龙秘籍,不是那么敏感。

可是他也是异常谨慎的挑选了几篇出来用。

赵桓说的这么厉害,可是孙博和何栗还是有点不相信。

虽然早就传闻所谓大宋密制出品的图纸和文书,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文书,可是他们并没有亲眼看到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宋振兴攻略》,方便以后阅读北宋振兴攻略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 谁与争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宋振兴攻略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 谁与争锋并对北宋振兴攻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