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安蜀之策

作品:大汉昭烈帝|作者:沉舟烂柯|分类:历史|更新:2019-08-15 08:33:42|字数:4710字

章武七年,是大汉王朝重新建立正朔以来,最具象征性的一年。

在这一年,益州刘璋遣别驾张松入京上表,声称自己体弱多病,难以继续担任州牧,希望辞去职务,前往洛阳养老治病,安稳度日。

至于益州牧一职,刘璋认为,还是请朝廷另请高明前来担任的好。

不得不说,即使大家都知道刘璋是形势所迫不得不降,但他以大汉益州牧的身份玩出一手称病请辞,还是做的十分漂亮,任谁也挑不出毛病,就算到了洛阳,刘备还得结合他宗亲、原州牧的身份,给予等级不低的待遇。

但刘备一点都不在乎。

付出区区虚名、钱财,就能换到一个完整、政局平稳、不用遭受战火侵袭的天府之国,这买卖实在是大赚。

最重要的是,自黄巾之乱爆发,董卓乱政,各地自行其是以来,变得四分五裂的大汉王朝,终于又重新归为一统。

长达二十年的割据时代,结束了。

能够达成天下一统的成就,刘备欢喜异常,对千里迢迢来到洛阳的益州使团大加赏赐,尤其是为首的张松、秦宓等人,更是受到了预料之外的礼遇。

张松是蜀郡成都人,生来身材矮小、貌不惊人,并且举止放荡不羁,说话尖酸刻薄,虽然才学过人,挂着别驾的名头,但刘璋瞧不上他,其余同僚也排挤,这次能够前来洛阳,也是靠着自己极力争取才得来的机会。

结果来到洛阳,短短几天时间,张松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他根本没有想到,相比起益州的上司、同僚们,洛阳城内这位九五之尊竟然如此和蔼、如此平易近人,更加令人折服的是,这位天子还具有渊博的学识、风趣诙谐的谈吐,一言一行都散发出令人折服的豪爽气息。

跟刘备接触得越久,张松就越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值得托付才华和忠诚的明主。

“安蜀十二策……”看着手中的薄薄一叠墨迹还很新的纸张,再看看对面张松那张尖嘴猴腮塌鼻梁、丑陋却满是严肃神情的脸庞,刘备也收起笑容,正色问道:“子乔,这是你最近写的?”

“不瞒陛下说,近些年来,臣每每念及天下之颓危、益州之暗弱,心中便犹如刀绞,故而时常思索富国强民之法,这十二条计策,绝大多数都是臣在蜀中之时便有谋划,最后两策,则是途径汉中期间思索得来。”张松拱手答道。

“爱卿有心了。”刘备点点头,认真阅读起来。

不得不说,张松是个有才且见识通达之人,他见刘焉父子在益州滥施恩惠,以至于官员豪强相互勾结,横行恣纵,德政不举,威行不素,许多官员骄纵妄为,不遵法令,叛乱时有发生,心中早有不满,这十二策之中,竟有七八条都是劝说刘备抑制豪强的。

至于最后两条,更让刘备觉得,这个张松绝不是指望着用夸夸其谈引起自己重视,而是真心实意,希望为自己做一些事情的。

比如说第十一策:嘉陵还汉,若不是真正有心的人,绝对提不出这样的计划。

根据张松所说,贯穿汉中盆地,途径荆襄,一直奔流入长江的汉水,其源头并不是汉中西部,而是在西北方向的武都一带的西汉水,由于四百年前的一场大地震,西汉水被切断流向,转而南下汇入嘉陵水,这也就是史称的嘉陵夺汉。

这一次河流改道也改变了两个地区的环境,汉水失去了主要源头,水量极具减少,以至于汉水的航运能力大不如前,而嘉陵江也没有得到好处,反倒由于水量急剧增加,变得更加暴虐,洪水灾害时有发生,民众苦不堪言。

根据张松的实地考证,古汉水被截断的地区仍有旧河道存在,与现在的汉水河道最近处只有四十多里,如果能开凿旧河道,使汉水恢复原貌,则汉中得到了更多水源,嘉陵水的水患也可以大幅减少,可谓一举两得。

第十二策更是一个大工程——张松竟然动起了子午道的主意,想要将这条六百多里的谷道变为坦途。

关中与汉中之间被秦岭隔绝,就像并州与冀州之间有太行山阻隔一样,漫长的交界线上,只有六条主要道路,依次为陈仓道、襃斜道、倘骆道、子午道、库谷道和武关道,其中,子午道的地势最险。

在张松看来,益州自古以来便隔绝于中原,每逢乱世都会被有心人割据,其最大的依仗就是隔绝汉中与关中、成都平原与汉中之间的群山。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当年光武皇帝就有一句名言——“既得陇,复望蜀”,如今张松计划打通关中到汉中之间的道路,就是为了消除阻隔,让朝廷增强对汉中的控制,进一步降低益州的割据倾向。

“这两条计策,若是没有能臣坐镇,二三十年时间,绝对做不下来。”刘备轻叹一声,抬起头来望向张松,“可一旦做成了,那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陛下不觉得荒谬?”张松反倒有些诧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汉昭烈帝》,方便以后阅读大汉昭烈帝第一百零二章 安蜀之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汉昭烈帝第一百零二章 安蜀之策并对大汉昭烈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