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休养生息(完)

作品:风起大宋|作者:魔冥王|分类:历史|更新:2019-02-01 02:07:27|字数:28226字

进来的汉子自然是武松,他笑着问道“莫非是那白衣渡江的吴下阿蒙?”

娄敏中惊道“武团长也知道吕蒙?”

武松一边坐下一边说道“那是当然,我们梁山上有一个师团长学习班,由几位先生和侯爷轮流授课,从春秋战国到宋辽之战,我们几乎都学过一遍,用侯爷的话来说,打仗靠的的脑子,不是肌肉,想打胜仗就先要学别人是怎么打败仗的,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侯爷很喜欢说的战例,关羽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不明大局变化,又骄傲自大,未能团结部将,方有此败。”

娄敏中听罢点头道“看来梁山的兴盛的确有道理啊。”

武松嘿嘿的笑了一下,然后道“这里已经是睦州地界,再往西走就是睦州城,然后就是青溪,再往西就是黄山了,刚刚问过这里的都头,童贯的大营驻扎在睦州,高俅也在那里,青溪是谭稹在指挥作战。

我们以商队的名义,可以到睦州,但青溪就不能再往前了,就是睦州也是因为我们这次运输的物资中有军粮的关系。

而且即使上了山,如何下来也是问题。”

宋代的商业发达,因此宋朝和其他朝代相比,极为擅长利用商人的力量去做行政力量难以完成的事情,比如西北的军粮几乎都是商人运输的,当军粮运到西北后,商人就可以换取一定价值的盐引,以此牟利。

“黄山附近一定是重兵围堵,想上山只能走无人知晓的小路了。”娄敏中想了想说道“我圣教圣地光明顶之后有一条密道,外人绝不知晓....只是...”

“只是什么?”武松不解的问道。

“罢了,都这个时候了,最多一死以殉教,只要武团长能想办法到达黄山北部的翡翠池,就能上山,到时候从密道下山就是。”娄敏中说道。

“翡翠池?....我们会想办法的。”武松想了想说道。

一座小山上,武松带着娄敏中趴在草丛中,二人都拿着望远镜在观察着山下的宋军大营。

娄敏中一边观望,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他捏着望远镜冰冷的外壳,想着如果明教也有这样的神器,那么西军南下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早点知道消息,也不会被骑兵突击导致现在兵败如山倒。

“王禀不愧是被侯爷称赞的西军良将,无论的大营还是巡逻兵马都极有章法,想这样偷渡过去是不可能了。”武松放下望远镜说道“三百人是过不去了,不过二十人应该可以。”

在武松和娄敏中之后,是趴在地上的三百壮士,武松轻轻挪了下位置,来到山坡背处。

“官军人数众多,我们这么多人不好走,就四个尖刀班和我走,带三日干粮,穿吉利服,携刀弩!”武松轻声下令道。

娄敏中突然感觉自己这白泽的名号是不是该改改了,这吉利服是什么?

娄敏中接着月光,看到二十人蹲着身子小跑上来,从背后的背包中掏出一堆碎布,开始穿了起来。

武松接了旁人递来的一件,传给娄敏中说道“娄先生,穿上吧。”

娄敏中接过才发现,这并不是仅仅是碎布,而是一件衣服,这些碎布都是黄绿相间,似乎暗藏玄机。

娄敏中穿上后,发现这吉利服虽然上面零零碎碎的有不少布头,但并不影响行动。

“我带娄先生进山,其余人在山外等候,控制我们撤退的道路,丁副团负责指挥。”武松又下令道。

丁鸿卫本是农家汉子,是最早上梁山的一群人,多次作战立功,又愿意学写字,被提拔为了副团长,他和武松相比,武艺自是大为不如,但由于是基层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反而更得军心。

“请团长放心,吾等必会控制好山道!”丁鸿卫拱手道。

武松带着娄敏中和二十个尖兵,转走偏僻山路,也多亏了娄敏中对黄山极为熟悉,加上武松等人夜行昼伏,走了两日后来到了翡翠池。

翡翠池名不虚传,一滩池水清澈见底,武松往四周看,见没有道路,疑道“这里就是翡翠池了,怎么去光明顶?”

娄敏中先是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嘴里念念有词,武松听了一下,说的都是弟子无能的话,然后见娄敏中指向一块巨岩说道“路就在石头后面,你们和我来。”

说着,娄敏中走到巨岩面前,也不知道是按了哪里,巨岩隆隆的动了起来,一条阴气沉沉的密道显现了出来,接着,一个个的火炬被点燃,表示里面空气流通正常。

“走吧,这条密道可以直通光明顶…”娄敏中率先走了下去,武松尾随其后,等众人都下去后,又不知道娄敏中按了何处,密道又被封了起来。

“你们明教还真厉害,这密道得挖多久啊。”武松一边走一边咋舌问道。

娄敏中叹道“这密道是唐代开始修建的,前后修建了百年,你们是第一批进入此密道的教外之人。”

一路无话,众人走了约有一个多时辰,武松先是觉得在往下走,然后就开始往上走,武松自己估计,约走了最少百丈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风起大宋》,方便以后阅读风起大宋第四百六十二章 休养生息(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风起大宋第四百六十二章 休养生息(完)并对风起大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