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赵国朝议

作品:战国帝业|作者:君子于役|分类:历史|更新:2023-10-05 16:38:11|字数:5348字

丛台宫。

丛台宫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是邯郸城内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建筑群,宫内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应有尽有。

田秀来到宫城前面,一个长相英俊穿着一身华丽锦袍约莫20来岁的的青年人已经等候多时,似乎也是要进宫面王。

“不知道阁下是?”

青年人上下打量着田秀,似乎并不认识他。

原主和田秀都遵循父亲的命令,深居简出,极少与外人接触,因此在邯郸认识田秀的人极少。

“在下田秀,是都平君的公子!”

田秀冲年轻人拱手行礼,顺便报出了自己的身份。

听到田秀爆出自己的身份后,年轻人露出一抹不可思议,随即拱手还礼:“原来阁下就是都平君的公子,幸会幸会!我乃是马服君赵奢之子,马服子赵括!”

哦?您就是那个在长平之战被白起打的大败,最后被射成刺猬的赵括?田秀想到对方将来悲惨的命运,脸色不禁变得十分沉重。

“原来是马服子,久仰久仰!”

“田兄也是要进宫面王?”赵括的兴致非常高昂,仿佛他马上就要当丞相似的。

“是!我找大王确实有些事情!”田秀这一趟来就是想告诉赵王,赵括这货信不得,哪怕他知道赵王不会听从,但还是想尽力阻止赵括为将。

历史上就因为赵王错用了赵括,结果导致40万大军被白起分割包围,最后全军覆没。

赵括对长平之战的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后世有部分史书认为赵括率领赵军对秦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力,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田秀作为一个职业的考古学家,他曾仔细研读过这段历史,目前没有任何主流史料能证明赵括给秦军造成了极大杀伤,这种说法基本属于后人杜撰,并不可信。

如果想避免自己将来被始皇帝抓去修长城,那田秀就必须阻止秦国一统天下,想阻止秦国一统,首先就要让赵国在长平之战不能输的那么难看。

最起码田秀认为要让赵国能和秦国有一个体面的和平。

只有赵国保存了元气,才有能力继续和秦国抗争。

否则等到长平之战战败,秦国就会占据大势,东方六国将再也无力阻止秦灭六国。

想阻止长平之战的悲剧,首先就要阻止赵括这草包为将,这也是田秀今日来面见赵王的原因。

田秀和赵括站在王宫前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了一会,宫内走出了一个寺人,在校对了二人的身份后,就将他们领进了宫。

大殿上。

赵王穿着一身红蓝相间的王服,头上戴着12株冠冕,高坐在王座上,他的身边依次坐着五个人,似乎是在开会。

“拜见大王!”田秀和赵括一同行礼道。

“二位贤卿免礼,赐座!”赵王仍然是面带着微笑,看起来非常和蔼。

“谢大王赐座!”田秀跪坐在了一个比较靠外的草席上,他并不是赵王的近臣,所以不敢选择距离赵王较近的席位。

赵括紧随着田秀,坐到了他的旁边。

“前线打了胜仗了吗?怎么大王他们这么高兴?”刚坐下田秀就忍不住冲一旁的赵括问道。

“不是!”赵括笑道:“有比打了胜仗更振奋人心的消息,秦军的主将白起生病了,副将王齕替代了他,或许马上我们就能赢得大战的胜利了!”

白起这时候已经成名,他给关东六国造成的压力可谓山大,伊阙之战、华阳之战、宜阳之战、鄢郢之战白起凭借一己之力将六国吊起来打。

长平之战刚爆发时,秦王就派出了白起,赵王不甘示弱本来想调田单和乐毅出战,但这俩人食君之禄却不思为君分忧,这哥俩一个反战一个告病,赵王不得已才派了老将廉颇。

廉颇在前线面对白起一直采取守势,没办法对面可是白起,主动进攻搞不好要被白起打的全军覆没,只有防守才是最稳妥的。

正因为廉颇在前期采取守势,才使得这场大战进行了一年多还没有分出胜负,赵王屡次催促廉颇出战,廉颇都没有听从,他上书赵王说白起诡计多端,绝不能轻易出战。

赵王为此懊恼不已,正想找个人把廉颇换了,结果就听说了白起生病回到咸阳的消息。

白起这座大山一走,赵国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这会儿赵国上下都很乐观,似乎只要白起一走,赵国就能赢得大战的胜利。

“这的确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田秀言不由衷的说道。因为他知道白起并不是真的生病,这只是秦国一种战术,在白起走后廉颇也不会和秦军决战,而是继续坚守。

赵王终于受不了只会坚守的廉颇,换了胆大的马服子,马服子“不负众望”的让赵国全军覆没。

历史看来还是在往原来的方向发展!

“二位少将军,你们今天来找寡人,是有何事?”赵王看着田秀二人笑盈盈的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战国帝业》,方便以后阅读战国帝业第1章 赵国朝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帝业第1章 赵国朝议并对战国帝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