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东胡安定

作品: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作者:老柑橘|分类:历史|更新:2024-02-22 14:32:18|字数:4392字

对于游牧业来说,逐水草而居是顺其自然的习惯。

定居对于这种脆弱的产业来说是不可能的。

一季的草木总是有数的,大量的牛羊马匹过一趟就像割了的韭菜,光秃秃一片。

商业带给了草原新的可能。

手工业的兴起可以让一些人脱离游牧生活,转变成为定居在一地的人。

来往的商人将中原的粮食等货物带来草原,换走他们生产的毛毯,奶酪,肉干。

东胡需要一个城市,为新兴的毛纺织业提供一个安稳的产业链。

草原人除了彪悍的战斗力,还有灵巧的双手。

“泽海城啊!这名字倒也不错,回头去信国都,请陛下题字。”

李瞻想起现在越来越离谱的陛下御笔的价格,心道总算能够收藏一份。

“我去中原粗略看过几座名城,雄伟非常,却都不如国都样貌,虽无城郭,却气势非凡。”

这位草原人以使者之名去过一趟国都,中原风貌,让他大开眼界。

对于那气势磅礴的咸阳城规划,念念不忘。

如今草原建城,他自然要好好规划一番。

“国都虽无城郭,但各个哨卡检查严密。

泽海城若立,不好模仿。

如今却又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可以直接照搬。”

必勒格略一思量,便知道李瞻所说的是何地。

“长春城确实不错,城内为政务,工程,外部为商业,学馆,民居,倒是很适合习惯了自由生活的草原人。”

两人畅想着未来的城市景象。

北方的天空渐有云朵凝聚。

再往北有大片的乌云凝聚,轰隆的雷声在广袤的土地上炸响。

夏日的草原雨水充沛,风雨说来就来。

两人刚进来大帐之中,便有无边雨幕落下。

雨水如同泼水般敲打着毡帐。

空气渐渐多了些清凉。

雨幕来去如风,一会便稀疏了起来。

李瞻从火炉上提起陶壶,倒了一杯奶茶捧在手心。

“牧人日用,也许考虑。定居点北部的煤矿,可以先行开采,先供给牧人日用,然后便可当做商品,往南销售。”

必勒格看着火炉中红彤彤的蜂窝煤,点了点头。

“没想到那地方的黑石头,竟然是如此好的燃烧之物,日后草原的人只需带上这些蜂窝般的黑球球,便可不怕冬日的风雪了。”

风雪侵袭这是让草原人最惧怕的东西。

漫漫的冬日,若是没有储备好过冬的柴草,是能冻死人的。

“此物用处极大,只是现如今需求量不大,我们只需考虑供给自己。

开采可缓,先让人做起来,以便积累经验,日后这些采矿,炼煤的人才可都是宝贝。”

李瞻常在国都生活,见识、眼光都极高,特别是近些年,国都变化巨大。

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就拿闾左之人的日常来说。

往常煮饭做羹,便需到集市购买柴禾,每日早晚,炊烟便缭绕城中。

咸阳周边树木,在渐渐减少。

这都是烧没的。

如今四方商贾流动,百家之人立学,咸阳城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在往常但是燃料这一项都是负担。

如今却不同了。

自从有了煤炭,烧柴的人渐渐少了。

不仅是这东西节省钱财,还有此物少烟,没有那烟熏火燎的烦恼。

贵族之家自然仍喜欢烧炭,但煤已经在渐渐替代木炭成为了主要的取暖燃料。

日用只是一点,煤在冶炼之中发挥的作用更是巨大。

钢铁冶炼的主力已经换成了焦炭。

能够将铁矿石直接熔化成水,谁还去费力锻打。

如今将作少府在朝中话语权越来越重,这跟冶炼业的快速发展脱不开关系。

泽海城选了个极好的地方, 城市北方不远便有大型的露天煤矿,东胡郡更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也是秦始皇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其脱离大秦掌控的主要原因。

“听闻国都那条黑色大道便是由此物铺就?”

必勒格想起月报上的那平坦笔直的黑色道路,想起了其与煤炭的颜色极为相似。

李瞻知道的更多一些,笑道:“是也不是,其中主要材料倒是可以通过煤来获得。”

“那我这族长……不,我这郡守便真要重视一下这件事情了!”

“哈哈,郡守也想在城中铺上那黑色道路。”

“草原夏季多雨,泥泞不堪,真有那路,无论对城中居民,还是来往商贾,都是极好的事情。”

李瞻点了点头,陛下已经在此事之上露了些风声,各郡郡守都盯着那黑色大路的建设权力。

“那得泽海城建立之后在谈了。”

“等这次内奸除去,便组织人去开采山石,准备筹建大城。”

“建城之事陛下很重视,拿出了蓝田东工的物品。”

如今蓝田东工在很多人心中成了一个最神秘的地方。

这地方出来的物品无一不是改变大秦的东西。

必勒格感受到了秦始皇对东胡郡的关注,心中不由得肃然起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方便以后阅读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第264章 东胡安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第264章 东胡安定并对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