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我江东沃野千里,兵精粮足,何惧曹贼?

作品: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作者:猪猪霞1983|分类:历史|更新:2024-03-30 09:02:54|字数:6146字

诸葛亮微微颔首。

“子敬,如我所料不错,吴侯此刻是去往大都督府了吧?”

大都督,即是东吴的最高军事统帅。。

目前由周瑜担任。

周瑜是东吴基业的创始人之一,与小霸王孙策是至交好友。

孙策遗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周瑜虽年仅三十三岁,但地位犹在年逾半百的张昭之上。

对周瑜,孙权是当成兄长对待的。

遇事决策,孙权都是亲自登门。

鲁肃也不隐瞒,当即点头道:

“四三三”不错,我主公是去找公瑾了。”

“孔明既如此聪慧,可否预料,公瑾是战是和?”

“哦,公瑾昨夜刚从柴桑归来,与你们几乎是同时抵达,也还未见过主公。”

诸葛亮笑道:

“公瑾从柴桑归来,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今夜,孙刘联盟必成!”

鲁肃有心试探,追问道:“何以如此肯定?”

刘备也有些不解,但并未表现出来。

诸葛亮无奈,只得解释道:

“我料公瑾也会给吴侯算一笔账,盘算以下曹操的兵力。”

“公瑾会说,曹操后方不稳,西北方有马腾、韩遂觊觎,西南有刘璋牵制,故不敢 出动太多兵力攻打东吴。”

“荆州只是表面归降兖州朝廷而已,虽有水师十万,但未必肯听从曹操调遣。”

“毕竟,如果荆州水师在攻打江东中损耗过大,那荆州就会被曹操趁势完全占据, 蔡氏兄妹不可能不知。”

“我猜,公瑾给吴侯算的曹军兵力,应在五万左右。”

“在周公瑾的眼中,曹贼可谓是不堪一击!”

鲁肃大惊,看向诸葛亮。

“孔明,之前就与公瑾认识?”

否则何以如此了解周瑜?

诸葛亮从他的反应中断定,自己所料不错,哈哈大笑道:

“不瞒子敬,我与公瑾神交已久,却是不曾见过。”

鲁肃感慨道:“人言孔明只会超群,足智多谋,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微笑颔首,佯做谦虚。

却不料鲁肃后面的一句话,才是重点。

“连孔明都败在徐然手中,徐子玉此人堪称妖孽啊!”

诸葛亮的笑容僵在脸色,手中的羽扇也停顿了。

大都督府。

孙权与周瑜面向而坐。

周瑜正在为孙权分析现在的局面。

“曹操跨江攻打东吴,西北马韩两家必会自后方发难!”

“此为曹贼的弱点一!”

“我东吴有长江天险,曹军的骑兵完全发挥不了作用,而我东吴水军乃天下第一水 师!”

“此为曹贼的弱点二!”

“曹军远道而来,粮草必然不济,势必不能持久,我方只需坚守,就能耗到曹军粮 草殆尽!”

“此为曹贼的弱点三!”

“南方气候与北方迥异,北方士卒到此必会水土不服,战力直降!”

“此为曹贼的弱点四!”

“徐子玉虽新收服荆州,但蔡氏兄妹不可能将大好基业拱手让人,故荆州其实尚未 归心!”

“换言之,荆州的水师不可能悉数听从曹操调遣!”

“此为曹贼的弱点五!”

“主公,曹操此来,看似气势汹汹,实则不然。”

“主公英明神武,我江东沃野千里,兵精粮足,何惧曹贼?”

“人言徐子玉多智近妖,算无遗策,世人多喜夸大其词,我周瑜定教他折戟沉沙在 此!”

“既然曹操与徐然送上门来,主公何不趁此为汉室除贼,成就千古霸业呢!”

“此战,我方胜算极大!”

周瑜给出结论,斩钉截铁。

孙权年方二十,正是热血激昂的年纪,当即拔剑道:

“曹徐二贼欺人太甚,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我东吴军队悉数交由公瑾来指挥调遣,誓与二贼决一死战!”

周瑜躬身领命.……

“主公,此次抗曹,赤壁将成为主战场,但合肥一线,亦可突破至东吴,不可不 防。”

“故需分兵驻守合肥,防止曹军偷袭。”

“而近来江东南方,匪患横行,亦不可不防。”

“所以,不能将所有兵力都压在赤壁战线。”

“赤壁大战,最少需要精兵五万!”

“但我盘算,除去合肥和南方匪患所需兵力,尚缺两万兵力。”

“听闻刘备渡江而来,谋求联盟。”

“不知他们所剩兵力几何?可由刘备不足空缺,也避免我江东损耗过大。”

孙权大喜,周瑜考虑问题甚为全面,与他所虑完全一致。

“今夜孤在侯府设宴招待刘备,你一同前来,商议破敌之策。”

“也正好趁机试探一番刘备!”

江东,吴侯府,晚宴。

刘备与诸葛亮、关羽,早早就来了。

孙权尚未回府,鲁肃与一帮文臣、武将忙着招呼。

诸葛亮借着如厕的机会,将刘备单独叫出。

“主公,此次长板桥大战,曹军只顾着追击主公,并未袭击江夏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第178章 我江东沃野千里,兵精粮足,何惧曹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第178章 我江东沃野千里,兵精粮足,何惧曹贼?并对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