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七玄卜命;传说隐秘

作品:灵魂吸食|作者:子名执|分类:仙侠|更新:2024-03-31 17:26:18|字数:13166字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夏秋交会之时,我老道士在西南方向的山岭之处会应此劫难。

不自量力,魂归灵里:这两句话意思很明显,就是我老道士如果执意管闲事、逞强,那么很有可能是‘不自量力,自取灭亡’。至于这‘灵里’是何意,我也不甚了解。”

张智和刘清听完也都恍然大悟一般。然后张智立即说道:“既然您不知道这最后‘灵里’之意,我来替您问一问我妹妹幽堇吧。”说完还没等开口,就听这老道士打断道:

“小道友,不可不可,这卜卦可是泄露天机之事,是要遭受天谴的。刚刚小姑娘的‘破指滴血’占卜之法,我已经说了,就是在用我的寿命换天机。万不可再继续追问下去,看来也只能我老道士慢慢参悟了。”

张智听完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着这幽堇,现在又觉这姐妹二人更加神秘,果真是‘神鬼莫测’之通天能力。

刘清也是看了看这粉色身影,此刻他感觉这女子更加如仙人一般,似乎有种要顶礼膜拜之感---如此年轻,如此样貌,如此神通,如此神秘,难道真的是‘仙女降临凡尘’?但偶尔又那般冷漠无情、杀伐暴戾,难道应是‘妖魔幻化成型’?

张智不敢在心底对其追根究底,而且他也猜到这丫头和那悠然仙子幽荨应该也只会回一句:“除了‘魂术’和诗书这些后天所学之外,我们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

三人各自思考了片刻。刘清转头对老道士问道:“道长,您刚刚说的这‘七玄卜命术’到底是什么?我怎么从未听过?”

老道士摇了摇头,踱了踱步说道:

“不止你们‘山外人’,我们宗内人,也所知甚少。不过看在今天与两位,不对,三位,十分有缘,老道士我也多说一点。

传说,在上古时代,在东海有仙岛名‘蓬莱’,是神仙居住之场所。且其位置甚为神秘,先秦之时,想找寻其所在之地,求取仙术、仙丹之人更趋之若鹜,但却从未有人真的找到过。那东海海面波涛汹涌、风高浪急,寻访者大多九死一生;即使侥幸不死者,也都空手而回。

而且据说,徐福当年还曾奉秦始皇之命前去寻找,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然后便再也没有消息了。

只不过,这些传说是真是假,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千多年前,东海群岛中确有一座神秘的岛,名为‘太玄’;‘太玄岛’上更有一群‘吸魂者大能之人’居住,他们自称‘太玄宗’,即取自《太玄经》之名。

《太玄经》是西汉末年扬雄所撰的一部着作,也称作《扬子太玄经》。

扬雄在创作《太玄经》时,将‘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这部作品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揉合了儒、道、阴阳三家思想,成为儒家、道家及阴阳家之混合体。

其在《太玄经》中运用阴阳、五行思想及天文历法知识,以占卜之形式描绘了一个世界图示,并提出了一系列哲学观点。他强调事物皆按九个阶段发展,在每一首‘九赞’中,都力求写出事物由萌芽、发展、旺盛到衰弱的过程。此外,《太玄经》还含有一些辩证法观点,对祸福、动静、寒暑、因革等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情况均做了阐述。

所以‘太玄宗’也以‘阴阳五行’、‘八卦衍生’为基础,结合《周易》、《太玄经》等,研究自然奥秘。他们宗人很少参与人间事,除非是外出寻觅‘吸魂者’或者是普通人;他们寻人有一古怪要求,即必须是天资聪颖之人。他们会把这些人收作弟子,传授‘魂术’或者‘阴阳五行’。

在当时的‘吸魂者’世界,‘太玄宗’也是赫赫有名的;只不过他们行踪隐秘,而且不喜欢与世人多做沟通,所以来历一直成谜。除了他们本宗之人,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太玄岛’的真正位置。

还有,传说‘太玄岛’外更有狂风大浪、迷雾重重作为屏障,普通人乃至‘吸魂者大能’之人,也很难找寻其踪影。

当时,‘太玄宗’内有一‘本领通天’的大能之人---名‘玄尘子’,他不仅‘魂术’了得,更自称已参透了《周易》、《老子》、《庄子》、《太玄经》等着作之奥秘,可以知过去,测未来。

其实这也并非其一人之功,‘玄尘子’还有七位天资聪颖的弟子,深得其真传,其中更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人。

师徒八人经过多年研悟,集思广益,把每个人见解,经过凝练,融合成一本书即《七玄卜命术》;这本书相当于是融合了八人的真知灼见,更是其多年呕心沥血之作。

据说,《七玄卜命术》书名中的‘七玄’,就是为了表扬其七名弟子的贡献;‘卜命’则代表双重含义:第一,以寿命作为交换,进行卜卦;第二,卦象可测前途命运。所谓有得必有失,要想知道未来命运,则必须‘以命换命’,这也属正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灵魂吸食》,方便以后阅读灵魂吸食第106章 七玄卜命;传说隐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灵魂吸食第106章 七玄卜命;传说隐秘并对灵魂吸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