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难题

作品:永乐大帝|作者:焚琴煮鱼|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1 10:59:02|字数:8246字

朱棣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士兵们的敬意和感激。他们知道,朱棣理解他们的难处,尊重他们的劳动。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跟随朱棣的决心,愿意为他效忠,为他战斗。

随着士兵们的解散,朱棣的心中却并没有轻松下来。他知道,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开始。他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士兵们在农事和训练之间找到平衡,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才能真正地保护这片土地和人民。

于是,朱棣开始思考着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他考虑到了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士兵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训练。他还考虑到了加强军队的纪律和管理,提高士兵们的战斗意志和技能。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努力,但他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看着士兵们陆续离开,朱棣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样的部队,要想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战斗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也明白,改变这一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需要时间来了解这支部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习惯,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改进。

张武看着朱棣默许了士兵们的解散,心中有些失望。他本来希望新百户能够出面做一些改变,但现在看来,这位新上司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然而,他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知道,改变一支部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宣布了解散,让士兵们各自回家忙农活去了。

就这样,一天的训练结束了。朱棣站在校场上,目送着最后一个士兵离开。他知道,自己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他需要重新审视这支部队,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然后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只有这样,他才能带领这支部队走向正轨。

朱棣站在校场上,心中波涛汹涌,久久无法平静。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间的迷雾,看到了这支部队未来的命运。

几十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支军队会沦落成什么样子呢?朱棣不禁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们现在已经如同一支没有灵魂的躯壳,缺乏战斗力和纪律性,这样的部队如何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

朱朱棣的思绪飘向了后世,想到了那些被誉为“建设兵团”的组织。这些兵团不仅从事着农业生产等多元化的任务,而且他们的战斗力和组织纪律却丝毫不逊于正规的军队。他们既能在农田里辛勤劳作,又能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是国家的坚强后盾。

与眼前的这支部队相比,那些建设兵团的组织和训练显然是更为先进和完善的。朱棣深知,如果能够将这种兵团的模式引入到现在,那么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和组织纪律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然而,他也明白,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改变现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但朱棣相信,只要他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一定能够逐渐走向强大。

他决定,从明天开始,就要着手进行这项改革。他要将那些建设兵团的成功经验引入到这里,让这支部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他要让每一个人都明白,他们不仅是为了生活而劳作,更是为了守护家园而战斗。

中午时分,负责采购的人终于返回,为朱棣带来了好消息。他告诉朱棣,所采购的物资很快就会运到,而他则先行带回了足够的干粮和宝钞。这些干粮是为了确保大家在物资到达之前不会饿肚子,而宝钞则可用于购买必需品。得知这一消息,朱棣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缺粮而需要去别人家蹭饭吃了。

早上的讲话虽然是以玩笑的形式进行,但朱棣所说的却是事实。如果再多次去蹭饭,即使别人不说什么,他自己也会觉得过意不去。于是,他赶紧和大家一起就着凉开水吃了干粮。

这些干粮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既保证了营养元素,又注重了口感。当然,这样的伙食与正常饮食相比还是有所欠缺,但至少比饿肚子或者去别人家蹭饭吃要好得多。基本上解决了肚子问题后,朱棣让李林留守等待物资的到来,而他则带着其余六名护卫去找张武。

朱棣找到张武后,直接而坦率地问道:“把你的没有过门的妻子娶过来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让张武感到有些意外,但他还是老实地回答道:“三百贯宝钞。”朱棣听后并没有立即发表意见,只是简单地说:“收拾下你的装束,咱们去提亲!”

张武怀疑自己听错了,他有些不安地问:“百户大人,我还没凑够钱……”朱棣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钱不用担心,我替你出了。”

张武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他有些激动地说:“在下不受嗟来之食!”朱棣有些不解地望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激动。

张武解释道:“你不用拿钱来收买我,可怜我。该尊敬百户大人的我会尊重,但是你拿钱收买我,我不接受。”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态度和自尊心的维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永乐大帝》,方便以后阅读永乐大帝第16章 难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永乐大帝第16章 难题并对永乐大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