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成军

作品:永乐大帝|作者:焚琴煮鱼|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1 10:59:20|字数:8460字

朱棣点点头表示肯定。然后说了一个让众人都觉得比较为难的要求。朱棣说:“我既要在演武的时候胜过其它两个藩王。但是我也不能表现的优秀。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教导员们一下子懵住了?什么意思?意思不能表现的太优秀,也不能差?

朱棣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个要求确实有些让人为难。他所说的“既要在演武的时候胜过其它两个藩王,但是我也不能表现的优秀”,似乎包含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一种既要取胜又不能过于显眼的策略。

教导员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困惑。他们明白朱棣作为一位藩王,自然希望在演武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以此来彰显他的威严和地位。但同时,他又提出了不能表现得过于优秀的要求,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呢?

或许,朱棣是想要保持一种低调的姿态,不想过于引人注目,以免引起其他藩王或者朝廷的忌惮。又或许,他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想要在演武中暗中观察其他藩王的实力和策略,以便在未来的争斗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不管怎样,这个要求确实给教导员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他们需要在训练新军的同时,还要想办法让新军在演武中既能取胜又不显山不露水。这无疑是对他们智慧和能力的极大考验。

然而,教导员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他们深知朱棣的意图和期望。在短暂的困惑之后,他们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在新军的训练中融入这些要求,以确保在演武中能够完美地完成朱棣的期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武的日期逐渐临近。朱棣和他的手下们也在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他们期待着能够在这场演武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凤阳城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在期待着这场盛事的到来。

这天,朱棣对这800人的部队进行了一次检阅,朱棣站在高高的检阅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下方的800人部队。阳光斜照在他们坚实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一支由钢铁铸就的队伍。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忠诚,每个人的眼神都紧紧跟随着朱棣的身影。

随着鼓声的响起,部队开始了整齐划一的步伐行进。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操场上回荡,仿佛大地的脉搏在跳动。朱棣可以清晰地听到那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那是他新军力量的象征,也是他心中对未来的希望。

检阅过程中,朱棣不时地点头,表示对部队训练的满意。他看到他们的队列井然有序,每个人的动作都准确而迅速。他们的士气高昂,精神饱满,显然已经做好了随时接受挑战的准备。

朱棣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他知道,这支部队虽然只是他新军的一部分,但他们的表现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这些士兵不仅具备出色的战斗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检阅结束后,朱棣向部队发表了讲话。他赞扬了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这种高昂的士气和斗志。他说:“你们是我新军的骄傲,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会成为保卫家国、维护和平的坚强力量。”

在朱棣的鼓舞下,整个部队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们为自己是朱棣新军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也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朱棣又说了一个让在场士兵的惊讶的事情,朱棣说:“我在担任百户这么久,而我们的队伍远远超过了百户的人数,大家对此没有任何质疑,也没有人来询问过我,证明服从命令是天职已经深入你们的 内心,我要告诉你们的实际真相就是,我的真实身份是当今皇帝第四子,燕王朱棣。我来这里的目的是奉旨训练一支属于我的护军,以后随同我就藩北平,抗击北元。”

朱棣的话音落下,整个操场上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士兵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盯着站在检阅台上的朱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从加入这支部队以来,就一直跟随在朱棣的身边,但对于他的真实身份却一无所知。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士兵们的心中炸响。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效忠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燕王朱棣,当今皇帝的第四子。这份荣幸和激动让他们几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然而,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士兵们很快恢复了平静。他们知道,无论朱棣的身份如何,他们的职责和使命都不会改变。他们会一如既往地服从命令,忠诚于自己的部队和领袖。

朱棣看着士兵们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欣慰。他知道,这些士兵已经不仅仅是一支部队,更是他忠诚的追随者和支持者。他们的存在和忠诚,是他未来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于是,朱棣再次开口,声音坚定而有力:“现在,你们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份。但我希望你们记住,无论我是什么身份,我们都是一家人,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团结一心,共同保卫家国,维护和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永乐大帝》,方便以后阅读永乐大帝第30章 成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永乐大帝第30章 成军并对永乐大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