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汪直来使

作品:奋斗在大明|作者:名剑山庄|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4 14:41:31|字数:5010字

第六十二章 汪直来使

但基于一种船型改变却是很容易的。无非是增加炮位,加强结构等等。

而且周梦臣要面对的倭寇们,也不是西方海盗,而且就是西方海军,而今也没有完全的进入火炮时代。所以,中国工匠现在掌握的几大船型,沙船,福船,广船等几个,其余不管是民船,还是战船,不管叫什么名字,大体上都是这几种船型之中派生出来的,无非扩大或者缩小,增加一些特别的器械而已。

倭寇的船只,也是这样的。甚至倭寇的船,未必有官军的船好。

原因很简单,官造虽然容易偷工减料,但是上面真盯得紧,造出来的东西,绝对是有保证的。但是亦盗亦商的倭寇就不一样了,他们要考虑成本问题。

在主观意愿上,这些海盗没有想将船只修建成战船的想法。

所以,周梦臣并不需要蒸汽机技术给船只升级。他要做得是,尽快用现有的成熟的技术,打造出一支能够平定倭患的舰队出来。

周梦臣更看重的是,殷家的木材加工与处理技术。

没有,殷正茂在军器监的时候,就已经复制了军器监一套技术到家里,从而让殷家成为安庆最大的木材处理商。而造船,虽然有很多步骤,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对木材的处理。

如果将这一套技术加入造船之中,可以预计的是,造船速度大大提高,能不能如下饺子一般下船,周梦臣还不知道,但是绝对比现在的造船速度要高太多的。不至于造一艘船,要一个一到两年的周期。

毕竟造船周期,就是周梦臣预备对海外征伐的周期。

至于,周梦臣为什么不设立一个官船厂。原因也很简单,官船厂体制。根本没有商业性可言。周梦臣即便是整顿了军器监,建立起一套军器监生产体系,但是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大明官方的生产体系,根本没有一点点商业基因。朔州监还好,在京师的军器监,一切原材料都是朝廷拨给的。而朝廷的一切原材料都不是采购的,而是要么下面作为赋税交上来的,要么是罚没的。

而造出来的东西,也只能在朝廷范围之内供给。

虽然说,常常用采买来形容。但本质上,是朝廷内部资源调度。朔州监私下卖铁,其实未必合规。只是没有管而已。

周梦臣重建一个官船厂。一点都不符合周梦臣价值观。因为官船厂很少有私人造船。但是周梦臣建立起船厂可不想仅仅修建一支舰队后就闲置不用了,就好像宝船厂一样,成为一次性船厂。

而且未来开海之后,民间用船缺口必然很大,一个江南造船厂,单单靠这些订单,就能够吃饱了。

周梦臣也酝酿着一个国有经济的典型案例。

毕竟,不管是工部下面的厂矿。还是内廷所拥有的各厂,都不符合周梦臣对于国有经济定义。所以周梦臣想在江南造船厂上进行试点。

或许可以称作官督民办。或者国家占股,民间经营。

周梦臣未必觉得这一件事情靠谱。但是各种办法也是要试试的。即便一件事情,没有成功,研究他如何失败也是很有用的。

毕竟在朝廷根本没有经营工厂的人才之前,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周梦臣从筹集江南银行一开始,就想着江南造船厂。可见周梦臣对这一件事情寄希望之大。

周梦臣甚至心中暗道:“我是不是应该将总督府,从苏州迁到上海?”

不过,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上海的安全性不行。

而今大海还在倭寇的掌握之中,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其实,倭寇有从任何地方随时登陆的可能,上海距离海洋太近了。

周梦臣位置太过前出。

当然了,周梦臣身边有三千骑兵护卫,任倭寇来多少,周梦臣都不怕。但问题是,周梦臣很清楚,这些军队不可能一直在他身边。

而上海的城墙太过简陋。周梦臣虽然不惧危险,但是真要被倭寇包围了,那就太尴尬了。

不过,周梦臣已经准备好了,等加强军备之后,他就决定将总督从苏州迁到上海。

还没有等周梦臣从上海回来,胡宗宪就来了急报。说汪直派来的使者。

周梦臣知道,胡宗宪与汪直是有联系,对汪直派来使者,找到胡宗宪并没有什么意外。对于汪直的使者,周梦臣也有一种感觉,这一次见面决定汪直是战是和。

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嘉靖三十四年之后,胡宗宪开始与汪直谈判。汪直的主力就没有大规模介入江南战场。

虽然沈海曾经是汪直的部下,但那也是曾经。不是现在。

如果说,汪直本部加入乍浦战场的话,周梦臣第一场大胜,不会那么轻松。

而今与汪直的第一次交手开始了。

周梦臣立即回到了苏州,在总督府衙门。接见了汪直的使臣。

毛海峰不是一个人来的,同样来的还有蒋洲,与陈可愿。这两个人都是胡宗宪派出招降汪直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奋斗在大明》,方便以后阅读奋斗在大明第六十二章 汪直来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奋斗在大明第六十二章 汪直来使并对奋斗在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