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风声紧

作品:奋斗在大明|作者:名剑山庄|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4 14:43:19|字数:5032字

第一百一十六章 风声紧

说实话,能在海上混成船主的人,都不是寻常人。

要么是非常能打,一仗接着一仗,从下面打出来的。每一艘船都是他抢到的。要么就是有背景,岸上有些实力,不过,在平倭之战打了好几年的情况下,谁家的岸上关系现在都不好用了。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不是傻子。

他们自然意识到这一战的风险性。

别的不说,但凡在大明生活过都知道漕粮这东西有多重要。

当然了,大部分海盗都是无法无天,他们也攻破过县城,杀过官员,不在乎在多上一件事情了。特别这几年,汪直底子厚,还能坚持,但是其他一些船主各方面都快要见底了。

即便不说别的,但数百万石粮食,在大明或许只值一百多万两,但是在海外就不是这个价格了,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日本,这根本是无价之宝,足够大部分大名,连续打上十年仗了。

“老船主既然说了,我等岂能不从?”谢和先出声符合道。

谢和被俞大猷追了数百里,击穿俘获不少船只,让谢和损失惨重。颜面尽失,这一口气谢和一直记得。他虽然打不过俞大猷的船队,但是却不觉得,俞大猷所部有多强,总就是船只太少,人员太少。

他们与俞大猷打交道可不是一日两日了。如果俞大猷觉得手中的实力,要比倭寇强,不用别人下令,俞大猷自己都来攻,比如汪直所在地方,而今也不是秘密了。

如果一开始是秘密,这都停留了几个月了,真正还在严密的封锁之下,与陆上某些人做成了几笔生意。即便封锁的再严密,也比不上财帛动人心,这样地情况下,哪里能够保密。早就传播开来。

俞大猷的舟山驻地,与这边相距也不过一百多里。为什么不来攻,不会有其他原因的。

既然海上形式还是我强官军弱,这岂不是一个下手的好机会。报此一箭之仇。

谢和一附和,下面很多船主也在附和。

汪直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统一了所有意见了,他说道:“既然如此,这一次我们就全部出动,干一票大的,也让北京的皇帝老儿,不敢小看我们。”

随即汪直开始排兵布阵。

其实,不用怎么排兵布阵。因为海盗各自为战,也搞不出什么高级的战术。无法是在长江口埋伏好,等船队经过的时候,一拥而上。

唯一要做的,就是放足够多的眼线,毕竟,正如之前所言,除却从长江口到黑潮洋流之间,这一段航线可以拦截,等上了洋流,就不好追了,除非直接追进渤海。虽然说,大明水师实力都不怎么行了,但是山东水师还是不错的。

因为山东这边一直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给辽东运输物资。所以一直保留着相当数量的船只。甚至与后金的很多战事都有山东水师的身影。清军南下,山东水师还在长江,太湖等地作战,最后被消灭。

汪直他们活动的水域,大多在外洋与南方,到了渤海这片不熟悉的海域,恐怕会有麻烦。

他们圈定的伏击地点,自然是长江口。

就在汪直这边做好准备的时候。镇江这里也做好准备了。

之所以云集镇江。原因很简单。镇江是传统的漕运码头,从这里聚集粮食,然后过了长江就是扬州,从扬州进入大运河,就一路北上了。虽然这一次走海运,镇江码头的水情未必合适。但是多少年来,各地的粮食都是运往镇江,已经成为习惯了,镇江也有大量的仓库,都是现成的。比其他港口方便多了。比如上海港,如果从这里开始,那么就要修建大量的仓库。

太浪费时间了。

或许将来海运的起始点,会在上海。而今还是在镇江。

而这一次海运的主力船型就是沙船。而沙船是平底船,吃水浅。即便在长江某些河段也是可以通行的。所以在镇江也能航行。只是一次性在镇江附近停泊数百艘大船,镇江码头也有一些承受不起。

周梦臣轻车简从来到镇江码头,看着无数力夫有条不紊地将大量箱子麻袋送上船。

大部分人都不会知道,这些麻袋之中装得并不是粮食,而是火药,以及其余物资,更重要的是这些力夫,全部是士卒假扮的,一个个上船之后,就不会下来了。

而为了伪装,所有码头地面上都有一层稻谷。好像是从麻袋,已经其他地方掉在地面之上。

周梦臣将俞大猷,卢镗,汤克宽,刘显叫到身边,他一一看过,其实他对俞大猷所部,卢镗所部是比较有信心的,正如他们所言,他们大部分士卒都是适应海上活动,大部分都有过乘作海船的经历,最少不存在晕船。而刘显与汤克宽,周梦臣有一点点怀疑,刘显是刚刚从西南调过来的。

刘显在贵州山沟里平定叛乱立了一些功劳。周梦臣也看过刘显的兵马,是有一些铁血彪悍之气。

应该是比较能打的。

只是周梦臣担心,这些钻山沟的军队,在海上能不能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奋斗在大明》,方便以后阅读奋斗在大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风声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奋斗在大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风声紧并对奋斗在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