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业余记者(三)

作品:根植黄土地|作者:紫曦Yeung|分类:现言|更新:2024-04-19 15:29:11|字数:5856字

加林自懂事以来,读书分为三个阶段,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一,主要看的是连环画,途径是他也买一些,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换,有时在县电影院门口的连环画地摊,一角钱可以看六本,内容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初二以后,主要读些小说,学校图书馆可以借阅的他都读,那时除了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西沙儿女(正气篇奇志篇)》姚雪垠的《李自成》有广播小说连播外,还有文革后期出版的小说,如《东风浩荡》《晨光曲》《万山红遍》《红石口》《钻天峰》《延河在召唤》《春潮急》《千重浪》《征途》《难忘的战斗》《渔岛怒潮》《虹南作战史》《激战无名川》《海岛女民兵》等,加林大都读过。加林高中一毕业,在学校教书以后,主要是看再版的中外文学名着。

这些年来加林在读书时,他把革命老人徐特立的名言牢牢地记在心里,这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加林在看书时一碰到有价值的东西,随看随记,他是学着李贺野外写诗那样,把零碎的资料写在纸片上,便于整理归类。他在阅读大量古典文学名着时,光辑录的对联就有几百幅,完全可以出一本集子《中国古典小说联语集锦》。

相对于山里读过书的孩子来说,谁能有加林那么多的书,而他却仍不满足,每次去县城赶集都进书店,逛书摊或去收购站淘书,对于求书加林是乐此不疲的,他也不在乎谁说什么。

加林记得一次贾老师曾很严肃地告诉他,“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一部二十四史,一天读上一万字,也就是一本三十页的作文本,坚持下去,一天不落,十一年才能读上一遍。这说的是有文字功底的人,而对于咱们一般人来说,那难度就可大了。因为史书里面有大量的生字生词,典故,典章制度等,这些障碍都会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速度。因而做学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毅力,必须静下心来,坐冷板凳,下死功夫。”从那时起,加林就把贾老师的话就默默地记在心里,他一定要做个“书虫”。

读书劳动,劳动读书,加林就是这样地进行着精神炼狱的磨难。但在加林看来,不管怎么说,他的生存环境要比写《绞刑架下的报告》的捷克作家尤里乌斯·伏契克在柏林的勃洛深斯监狱里要好得多。加林也只有在阅读和写作中寻求精神上的陶冶与灵魂上的完善,他绝不会能像别的农村青年那样,面对烦恼痛苦以酗酒方休来解脱。

勤奋好学的高加林就是这样的执着,他从一本本书,一册册杂志,一张张报纸上看到了伟大祖国这艘东方巨轮,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乘风破浪,一日千里,以坚实豪迈地步伐驶向共产主义明天。

祖国建设的新成就无不激发着高加林的爱国情怀,他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而自己的荣辱沉浮那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注 恩格斯十九岁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他一定要冲破资产阶级家庭和旧社会藩篱的决心,表达了他渴望自由,努力争取解放的坚定信念。)

喜欢根植黄土地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根植黄土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根植黄土地》,方便以后阅读根植黄土地第149章 业余记者(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根植黄土地第149章 业余记者(三)并对根植黄土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