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巧手妙针(一)

作品:根植黄土地|作者:紫曦Yeung|分类:现言|更新:2024-04-23 13:42:38|字数:6332字

王建平话音刚落,加林便向茶几走去,到跟前一看,是一本荣誉证书,他弯腰拿了起来,打开一看泛着烫金的四个大字:

荣誉证书

兹命名 刘巧珍 同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陕北剪纸 代表性传承人。

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章)

二〇XX年X月X日。

看着看着,加林喜形于色。

王建平又说话了,“加林这往后,我妹子也是个有身价的人了,上边对巧珍的剪纸评价很高。说她的剪纸既蕴含着传统的要素,又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这些你比我更清楚。不说了。不过这是哥的一点想法。”王建平转身对巧珍说道:“妹子你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不能光凭心灵手巧,还须做大量的学习和研究工作,需要打心眼里热爱这项事业,发扬雷锋‘钻’的精神,精益求精,不断地超越自我。”“哥说的在理!”加林说了一句,他合起了《荣誉证书》,放到了原位,接着便从提包里掏出了一张报纸递给了王建平,“王哥,你看看这篇报纸。”“哦,《泛着黄土味的剪纸》,让我好好看看……”

自从加林认识到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重要性之后,加林在做好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同时,他也要把巧珍从繁琐的农家屋里解放出来,也让巧珍助他一臂。巧珍没想到从来不起眼的剪纸竟被政府上升到了保护“非遗”,而高度重视了起来。现在,巧珍不但把从老一辈口里流传下来的信天游,加以整理,使之完善,又将一些有情调的信天游,进行整理润色,尽量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使之谑而不酸。另外,巧珍的剪纸技艺也要不断提升。加林告诉她,文化以后也极有可能成为一种产业,让巧珍要有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加林工作之余一闲下来,也不断地研究书法,常写常练,提高造诣。

王建平看着看着竟读出声来,“兄弟呀,写的好,我妹子的手巧,我兄弟的笔妙,这才是珠联璧合!”王建平兴奋地说着,“兄弟啊,听哥说,现在不管干啥事情,都讲个经济效益,我妹子是个有手艺的人了,咱不能端着金碗讨饭吃吗?你在镇上给巧珍找一块地方,办个小店,专卖你自己的东西,巧珍还可以办个班,教教学生,来钱又快,你看供娃娃上学,要花不少的钱,父母老了,不挣钱还要花钱。你不能老指望着借钱过日子吧。我看你两个娃娃都是念书的料,可要钱来下场呢?听哥的话没错。”

加林没有钱,但他也不过分追求钱,然而建平哥说的都是实情,他加林也不能成辈子借人钱过日子么?

当天晚上,加林第一次正面和巧珍谈起了生财之道,“巧珍,王哥下午说的事,你是咋想的?”巧珍沉思了一下说道:“这可不是在养鸡呢?你喂好了它就会下蛋。我心里可没底呀!”加林很自信地说:“巧珍,我看能行,先干两年试试,不行就拉倒,咱就摊了个人么?”巧珍随了一句,“我听你的,你说行就行。”加林唉了一声,自嘲道:“货币这个现实中最无聊的东西,这个在公开场合谈起来就脸红的东西,可它的实际作用和它的价值规律却像玫瑰花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沁人心脾。巧珍,我们往后做生意的一切都要围绕它来进行,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呀!”

加林说干就干,不到半个月他就办好了手续,租了两间门面。

开张那天,半个高家村里的人都去了,热闹极了。

延州彩虹工艺店,营业执照上写着:

名 称:彩虹工艺店

经营项目:剪纸、刺绣、布堆画

法人代表:刘巧珍

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XXXX元

成立日期:二〇〇X年X月

工商注册号:XXX

注册地址:延州县城关镇街道

喜欢根植黄土地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根植黄土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根植黄土地》,方便以后阅读根植黄土地第297章 巧手妙针(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根植黄土地第297章 巧手妙针(一)并对根植黄土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