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集受挫

作品:明末之定都上海|作者:南山跳跳虎|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5 12:41:22|字数:4622字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十,四川省保宁府南江县

县城东南二十里,米仓古道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又继续向南,朝着巴州方向而去。

现在这个拐弯处,扎着一大片军营,绵延数里,截断了古道,也堵住了东边的谷口。

从谷口沿着小路向里走,大约五六里的样子,就来到光雾山脚下。

此时正值秋末冬初,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光雾山周围漫山红叶,五彩斑斓,正是山色最为壮丽的时节

但南江知县顾纯如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闲情雅致。

他只带了两个护卫,乘坐一顶小轿,一直跟着军队行动,此刻就住在这片军营里,纯粹是为了监军。

自从知道被土匪掳走的宝贝女儿顾灵兮不但没死,反而还嫁给土匪头子曾大成,并为其生下一子的消息之后,顾知县立刻便出离愤怒了。

顾灵兮是他们夫妇的掌上明珠不假,她被土匪掳走,让夫妇二人心如刀割,悲痛欲绝也不假,但他绝不能接受女儿为了保住性命,而委身于土匪头子,成为他的压寨夫人,并且为他生下一个小土匪的事实。

女儿这样的做法,不但毁了她自己的名声,更为可怕的是,此事一旦传扬开来,也必将断送顾纯如夫妇,以至于他们顾家整个家族的未来。

到了那时,根本就不是顾纯如能不能继续当知县的问题,而是究竟需要多少人以死谢罪,才能够勉强挽回一些影响,冲淡世人的口诛笔伐,给顾家留下一丝丝的颜面。

那样的结果,实在是难以想象,令人不寒而栗,无法承受。

顾纯如唯一能做的,就是倾其所有,还挪用了县里的秋赋,凑足一万五千两银子,然后立刻直奔巴州卫。

巴州卫指挥使罗义与顾纯如早就认识,但关系一般,不过看在银子的份上,也就勉为其难,答应出兵剿匪。

这光雾山土匪,乃是南江县范围内最大的一股土匪势力,长期盘踞光雾山,打家劫舍,作恶多端,罗义早就想灭了他们。

其实之前他也做过几回尝试,但山路难行,这些土匪也过于悍勇,每每无功而返。

这次拗不过顾纯如的纠缠,罗义便亲率两千人马,兵发光雾山,决意一举攻克匪寨,彻底铲除这些祸害。

而顾纯如的请求非常明确,那就是攻破匪寨之后,不论男女老少,必须斩草除根,不留一个俘虏。

夕阳西照,顾纯如站在谷口道旁,看着一队巴州卫的兵卒,垂头丧气地抬着伤兵走出来,朝着伤兵营的方向去了。

巴州卫的两千人马,是半个月前在这里安营扎寨的,随后就对光雾山发起了进攻。

由于地势复杂,山路狭窄,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所以每天罗义都是只派出三五百人前去攻山。

曾大成一伙儿在光雾山经营日久。他们充分利用地形上的优势,在绕来绕去的上山道路上,布置了九处关隘。

这些关隘,都是选在诸如“百尺崖”“一线天”“鹿回头”“虎跳峡”之类的险要处,易守难攻。

是以官兵进攻半个月,也只是攻破了土匪的第一道防线,双方目前正在第二处关隘厮杀。

顾纯如带着自己厨子做的一碗回锅肉和米饭,来到巴州卫指挥使罗义的帐篷。

罗义不到四十岁,是四川本地人,他个子不高,双眼大而灵活,显得极为机警。

此时,他正坐在帐篷门口的一个小马扎上,和两个手下说话。

虽然声音不大,但顾纯如还是能感觉他们似乎正在争吵什么,最起码是话不投机,因为他看见一个千户的脖子上青筋暴起,满脸的怒容。

见顾纯如来了,那两个千户便径自走了,也没打招呼。

顾纯如把碗往小桌子上一放,笑道:

“罗大人,尝尝我家厨子的手艺。”

罗义也不客气,他伸手请顾纯如在对面坐了,然后端起碗,自顾自吃起来。

顾纯如也不见他怎么咀嚼,反正是油汪汪的一大碗肉饭很快就见了底。

罗义把碗筷往桌子上一放,用手背擦了擦嘴,赞道:

“香,味道巴适,

顾大人好福气。”

顾纯如很羡慕他的胃口,笑道:

“只要罗大人这次剿灭了山上的土匪,

顾某情愿天天给你送回锅肉吃。“

罗义找了根草棍儿,剔着牙,突然砸吧砸吧嘴,叹了口气:

“唉,顾大人呐,实不相瞒,

这场仗恐怕是打不下去了。“

听他竟然这么说,顾纯如一下子就懵了:

“罗大人,你这话何意?

剿匪才刚刚开始,你作为主帅,

如何说这样的丧气话?

出兵之时,咱可不是这么说的。“

罗义双手微抬,示意顾知县不要着急:

“顾大人,你也看见了,不是弟兄们不卖力,

实在是伤亡太重,这仗不好打啊。

半个月不到,八十多个弟兄死球了,

伤兵营也快盛不下了。

顾大人,你说说看,接下来还要怎么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定都上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定都上海第一百一十五集受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第一百一十五集受挫并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