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全返回

作品:殇之涅盘|作者:蓝星亚子|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5 17:08:23|字数:4442字

这一说,让郑博文突然想到了防晒霜,这应该是个好东西,得赶紧做起来。

蒙佑介绍了他们离开后这里的情况,鞑子那边又来过一次,好在人数不多,在蒙佑的带领下被击退了。周围得知消息的人都前来投奔,现在这里已经有一百七八十人了。月儿将大家分组,那些年龄稍大或战斗力较弱的人,都被组织去种田和修缮房屋。其他青壮年除了每天训练,也都需要参加一些劳动活动。由于在这里大家都能吃饱,安全也有保障,有更多的人想要来这里。

看着这里的发展状况,郑博文感到挺满足的。

但也有不好的消息,蒙佑拿出了郑博文留给他的那把枪,看到枪的那一刻,郑博文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这把枪的枪管已经炸裂,郑博文关切地问道:“炸成这样,有没有伤人?”

蒙佑惭愧地说:“那倒没有,当时有人想看看,结果点燃引线后,手一松,枪口就低了下来,炸开的时候距离脸部比较远,所以没出什么危险。”

郑博文听完心就放下来了,他本来就担心工艺不完善,而且这把枪的结构也是自己设计的,还不知道结构是否完善。看来这枪管的工艺需要加强,想到这里,郑博文说:“明天,把祖承业叫回来,我再跟他仔细研究一下。”

随后,蒙佑陪着武珏出去巡视了,月儿继续向郑博文介绍情况。祖承业制造的仪刀已经有很多了,但还是做不到人手一把,恐怕是锻压时间太长的原因。

现在已经进入五月,天气逐渐变暖,郑博文看着种下的玉米和棉花,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样循环两年,粮食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秋后棉花收获后,就可以考虑纺织的事情了。

洛阳皇宫

李继岌满腔怒火地站在皇后面前,刘氏看着自己儿子的模样,十分心疼。

刘氏劝慰道:“大儿啊,何必为了那几个小贼伤了身体,派人去剿灭他们就行了。”

李继岌说:“还望母后下旨,让儿臣前去调兵。”

刘氏摇摇头,叹了口气:“也罢。来人,给我拟旨,让魏王监督剿匪。”

“是!”一个太监答道。

太监总管张居翰拿到这个皇后教旨后感到非常为难,他深知平洲之地已经属于契丹,而李绍斌手中的兵力不足以对契丹发动战争。如果真的要出兵讨伐,恐怕幽州都会有危险。

张居翰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在上面盖上了皇后的印章,然后将其卷起,递给负责传旨的太监。太监伸手接过旨意,一拉却没抽动,另一端却还在张居翰手里。太监愣了一下,只听张居翰轻声说道:“帮我给李绍斌将军带句话,匪徒和幽州孰轻孰重,望将军三思。”那名太监听完连忙称是。

几天后,李绍斌拿着皇后的教旨,思考着传旨人带来的话,心中感到十分为难。他深知皇后的教旨和皇帝的圣旨具有同样的效力,但正如传旨人所说,一旦幽州失守,不仅自己要被问责,内陆的百姓也会遭殃,可是不听皇后的教旨也是不行的。

深思熟虑后,李绍斌站起身来,喊道:“来人!”

“在!”门口的小校应声回答。

“传,团练使李元宏携麾下民团前来营中,给他们准备好兵士装备,换装后进行操练,编成讨伐营,命李元宏统领。过几日魏王亲临,就随魏王一起前往剿匪。易州有事需本将军亲自处理,待魏王来时,替本将军向他致歉。”李绍斌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是!”小校应道。

第二天,负责民团的团练使,作为这次带领这支民间武装前来接受改编的统领将军,一直很困惑。我们不是民兵吗,怎么一下子变成正规军了?但很多细节他都不清楚,比如军饷、官职、所属将军等。他一头雾水地来到营中,看着手持各式各样武器的这些农民,不知道朝廷这样做的用意。

“元宏将军”一个小将来到他面前说道。

“哦,是刘校尉啊!”李元宏回答道。

刘衡问道:“将军这次带来了多少人马?”

李元宏回答:“回校尉,共计一千五百名兵士,没有马匹。”

刘衡点点头,说:“那好,将军可以让队伍集中到操练场,我马上派人去取兵装来更换,营寨还需要到城外自行搭建,材料在此处领取。将军现领仁勇校尉一职,负责统领讨伐营。几日后,魏王殿下将亲率你们平定叛乱、征讨贼寇。”

李元宏拱手领命,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升官了,忧的是要真刀真枪地打仗了。

卢庄村中

祖承业坐在郑博文身旁,向他汇报着工坊近期的状况。听完汇报,郑博文稍作停顿,从旁拿起一张图纸递给祖承业,道:“先放下其他事,把这个做出来。”

这是一张手雷的设计图,由两个半圆球形金属组成,填入火药后,外侧用金属环扎紧,留有引信口,使用时点燃引信后投掷出去即可。

祖承业看着图纸说道:“这个制作起来并不难,只是需要手工敲打成型,这外面扎紧的铁箍是用螺丝固定的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殇之涅盘》,方便以后阅读殇之涅盘第4章 安全返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殇之涅盘第4章 安全返回并对殇之涅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