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武器技术

作品:殇之涅盘|作者:蓝星亚子|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5 17:09:54|字数:4710字

蜀国覆灭的消息传来时,南平王高季兴正在用餐,得知此讯后,他手中的勺子和筷子掉落在地,说道:“这是我的过错啊!”

作为首席智囊的梁震见此情形赶忙说:“无需忧虑。唐主攻取蜀国后便会更加骄矜,用不了多久就会灭亡,怎知这不是为我们谋福祉呢?”

楚王马殷听闻蜀国被灭,向庄宗上表称:“我已将衡麓地区整治成我的终老归隐之地,期望交出汗印以保余年。”庄宗下了一道嘉许诏书对他加以抚慰。

十二月,虽已进入冬季,特区却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诸多基础设施已然竣工,城市建造了贯通东西和南北的两条水泥道路。城西的医院也已建成,大大的玻璃窗最大限度地改善了病人的心情。

为了更好地点亮科技树,郑博文在完善长度标准后,继续制作了重量和容量的标准计量器具,然而温度却是一个难点。趁当前局势平稳,郑博文专门制作了温度表。

利用金属温度不同会产生形变的特点,将铁和铜贴合在一起制成温度传感器,当温度发生变化,两种金属就会产生不同的弯曲,弯曲产生的位移带动机械拉杆产生作用,从而带动刻度显示。利用水加热和结冰的特性,确定刻度,如此就能精确确定温度。以此类推,使用更多熔点高的材料,便可制出能测量更高温度的温度表。

在卢庄村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发现了天然石膏,为此专门开设了一间制作石膏的作坊。以挖出的石膏为原料,经过精选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大炉,用 300 摄氏度的温度烧 28 小时,再加温到 600 摄氏度烧 20 小时,使石膏中的结晶水完全排除后停火,保温 24 小时出炉。出炉后再次精选加工,将其研磨成细粉就能成为石膏粉。

当前建设的房间墙壁均用石膏涂抹平整,外面使用熟石灰制成的涂料粉刷,再用刷皂液做最后粉刷。如此粉刷的墙壁,虽不如现代墙壁光滑,但都是纯天然材料。

政府办公楼也已收拾整齐,秀兰正在组织人员让各个部门尽快迁入。此建筑位于城市中心位置,也是为了城市管理便利。政府方面也做了许多细化,城市分割成多块小型区域,设立居委会这种管理机构。特区下面只有三个县,县下面各村也设置了村委会进行管理,选出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村长职务。

此时已进入冬季,河中水量减少致使河道边的水利机车动力不足。为解决动力问题,郑博文专门设计了锅炉作为替代。由于没有电焊技术,当前只能使用螺纹和垫圈来制作密封设备。郑博文运用铸造技术制作两个半圆钢瓶,在接口处做成螺纹,中间使用铜制垫圈,将两个半圆连接成一个完整钢瓶。用此钢瓶制成锅炉,好在承压不高,这种螺纹密封也足以使用。

有了锅炉,便能提供稳定持续的动力。在双锅炉提供蒸汽时,蒸汽会进入汽轮机在叶片上做功,叶片受蒸汽冲击力而旋转。转子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设备传递给外接飞轮运转。利用蒸汽喷口和减速器来调控飞轮速度,稳定输出动力,进而替代了水力机车的功能。

拥有稳定的动力来源之后,郑博文帮助祖承业制作了多个简易机床,诸如冲压机、切割机、抛光机、钻床、车床之类。为了更优地运用动力,郑博文于车间打造了一根与车间同等长度的动力杆,每相隔一定距离就设有一组锅炉和叶轮为动力杆供给动力。把机床连接至这条动力杆上,便能够带动其运转,同时多处叶轮提供动力会使动力输出更为稳定。

郑博文手持一截断开的钻头,眉头紧蹙,身旁站着祖承业和吴志汉二人。历经反复试验,钢管始终未能达到完美,这已是三十几根钻头断裂,长孔钻的难度委实太高,也难怪在没有电力之前,枪管只能通过铸造而成。

瞧着郑博文的神情,祖承业问道:“师父,为何非得钻孔呢?直接效仿弩箭那般,用火药发射不行吗?”

郑博文摇摇头,答道:“如此一来,准确性太差,开枪后子弹落点难以掌控。”

祖承业继续问道:“既然钻孔不成,那能否提升弓箭威力呢?”

郑博文抬头望向祖承业,心中继续思索。

祖承业见郑博文未言语,便接着说道:“我们既有手雷,何不采用更小的手雷,绑于箭上射出去呢?”

郑博文继续凝视祖承业,脸色逐渐明朗起来。

忽地,他拍了拍祖承业的肩头,道:“好小子,此主意甚好。”

言罢,郑博文动手开始制作。

祖承业和吴志汉不明就里,看着他加工零件。

不多时,郑博文制成一个空心圆锥形之物,上下开口,两端均加工出螺纹线。他又加工出一个圆盘,带有凸起,凸起处设有螺纹。将圆盘旋转着按压在锥形底部,其头部则为一个尖形圆锥体,通过螺纹拧入锥形物件中,整体观之,恰似一个锥形物件。

郑博文说道:“这东西,将箭头替换,内里填充火药,头部装上撞针,以弓箭射出,击中目标即会爆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殇之涅盘》,方便以后阅读殇之涅盘第7章 武器技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殇之涅盘第7章 武器技术并对殇之涅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