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湘江

作品:明纱|作者:宛如游龙|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7 17:55:06|字数:7832字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记住了吗?”

“记住啦,师父。”

江河滚滚,不似入冬之时,湘江边上,温庭坚抱着小道童缓缓说道。

小道童裹着缝补的小袍,脸颊被寒风吹的通红。

他今年七岁,在关外流亡时被温庭坚收养,过了好几年颠沛的生活,个子也没见长,这会儿还像四五岁那般被温庭坚抱在怀中。

温庭坚笑着替他擦去脸上的风尘,道:“这首诗是孟山人南下吴越所作,师父也不知具体在什么地方,但既然带江,就正好应了眼前的湘江水,他也是个道士呢。”

“现在我们都是道士啊。”

小道童往后看去,一帮束发盘簪的道士在后背着行囊,领头的正是骑着马冷着脸的韩文广。

其他人看着还好,但韩文广和胡三两人看着着实不像是会出家修道的人。

一个脸色比湘江水冷,动则像要杀人全家一样,一个贼眉鼠眼,东抠西抠的活像一成精的老鼠。

“温庭坚,这是甚地方?怎么看着这么别扭,你这一路跟那小白脸唧唧歪歪的,是不是在骗吾等?”

说话之人叫陆瑞庆,长的很高大,是队伍里的第二号人物,连程平都要对他汇报。

他一直很反感韩文广招进来的这些犯人死囚。

在他印象中大明的官吏就不该与这些下九流混在一起,所以一路对温庭坚和祁京等都没有什么好感。

“大人,此地正是湘江水域的黄口,只是水流太急不宜渡江,最近的渡口是上面的元塘子,可那边是建奴的地盘.......”

温庭坚没有顾及陆瑞庆对他大呼小叫,反倒是将问题说了出来,他本就是个关外俘虏,陆瑞庆这种南方土生土长的官人看不起他也正常。

陆瑞庆一愣,说是趾高气昂,可遇到问题还是看向了韩文广。

“你领头,带我们过去,就说你是掌教......”

“这...”

“别废话,有人会跟你接洽。”

随后众人骑马向北而行,前面领头的两骑正是温庭坚师徒和祁京胡三。

老道士温庭坚和他的徒弟一开始是也是有马匹的,只是出了肇庆后就莫名的跑了。

小道童曾经跟祁京说过,看到是陆瑞庆让人放走的。

之后为追赶队伍,小道童的和温庭坚的脚双双被磨穿,血淋淋的连袜子都快穿不上。

祁京便将自己的马让给他们,转去与胡三同乘一匹。

而这一切韩文广看在眼里没有做出举动,或许他为人冷血,眼中只有功业。

也或许他知道,越往北走,死的人可能会越多,容忍了这点小性子。

但唯一确定是,陆瑞庆真的很讨厌道士,除却对温庭坚不满外,对祁京胡三的恶意也仅上升到叫“小白脸”和“黑老鼠”。

……

这就是韩文广所带领的去大同的队伍。

队伍一共有二十二人,扮成道士,对外界宣称是准备回山西的道观。

人人骑马而行,只留一匹驽马拉着一小车货物,因此不到半月便到达了南明朝的边界。

之所以说让温庭坚当掌教,是因为在这队伍中只有他一人是真道士,其余人只怕一开口就露馅。

这一路走来,其实大家都早有耳闻,这所谓的地界,恐怕大多是明朝的降兵在管。

清军并没有这么多的人口来接管大片土地,尤其是后方还有叛将的时候。

所以越靠近南边的土地越可能是明朝降将自己治理,只有名义上属于满清。

这样夹在中间,随时可以两边倒,对于过路人的盘查其实倒也没有那般严苛。

韩文广并没有说这属湘江水域水三口镇是谁在守,但显然也没有做什么其他措施,应该是有信心能过的去。

次日傍晚,终于到了温庭坚口中的元塘子。

这里是湘江一处狭窄的水口,设有官口收税。

天边夕阳照着晚霞,环山树林秋叶落江,江上是渔舟唱晚,只是歌声到了税口戛然而止,这些税兵连打鱼的也没放过。

随着前面渔民唉声叹气的划船而过,韩文广给了后面货车旁程平递了个眼神,

程平心领神会的打开上面的箱子,拿出了几个钱袋。

其余的像是道教的经书,然而众人都知道是幌子,里面是违禁的刀剑,还有一路上的钱粮,随祁京穿越而来的那把王八壳子也在里面。

韩文广一路过关从来不拿官府路引,只靠砸钱。

里面还有一大箱的大明宝钞,据程平说是朝廷拨下来的“经费”,这东西用胡三的话来说就是擦屁股都嫌膈应。

所有钱粮都是韩文广凑出来的,其中陆瑞庆占了大头。

见税兵来查,温庭坚接过程平递来的钱袋就往其袖口放。

至于其他人则是低着头等着。

温庭坚经过多次的过关后,似乎也变得炉火纯青,装作一副道骨仙风的样子跟着税丁走走停停,其实每一次浮尘落下都有一袋钱进了他们的领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纱》,方便以后阅读明纱第6章 湘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纱第6章 湘江并对明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