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魏氏府坻

作品:紫坛记|作者:九月皇城狼君|分类:武侠|更新:2019-12-06 12:10:02|字数:6848字

魏神奇的智商当然也不低,瞬间明白电得水为何有此一问,他听了电得水的话,连忙说道:“当然,当然。”

二人说完,又是相视一笑,再继续聊下去。

青冥历五千六百一十三年二十九月五十日,乃是魏氏家主魏神奇派他的侄子魏生巾去青石堡送请帖的日子。

这一天的甲子之时,魏氏核心弟子,魏生巾从他居住的地方,名为蜗居小轩其内的卧室当中醒来,开始了他这一天的工作和修炼。

青石镇的魏氏,它的府坻位于青石镇内之北部,青石山的南麓,一片极为开阔之地上。

魏氏的建筑面积极为宽广,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东西长约一千五百米,南北长约一千多米。

魏氏府坻是魏氏一族经过许多代人共同努力建成,以致于有如今的规模。

魏氏府坻的中心位置,是魏氏的主楼宇,算是魏氏建筑群的核心所在,它是家主魏神奇以及魏神奇的兄弟姐妹这一代居住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主楼宇的四周,则是数量众多的其它楼宇。主楼宇和周围所有的其它楼宇,它们之间通过各种大道小路有机的连系在一起。

所有的楼宇之间,是许多别的建筑和景观,有回形走廊;有石筑护栏;有石筑的台阶;有刻字的石碑;有花坛,用于栽种花草树木;有小型的水池;有玉砌的小型雕像,等等,花样繁多,应有尽有。这些建筑物之上,刻有题字,雕刻各种花纹,画有奇珍异兽,花鸟鱼虫,木制的建筑物是雕梁画栋的,花坛当中栽种有奇花异草,花开之时,芬香四溢,小型水池当中养着各种小鱼,可供人欣赏。

总之,这是一处风景极佳的场所,怡情怡心的好地方。

魏氏主楼宇数百米之处,是演武场,它正是魏氏举行魏氏大比的地方。演武场为正方形,南北和东西之长,各约数百米,十分广阔。

演武场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擂台,擂台北侧是主席台,可供上修观看比斗时使用;南侧是一个十分宽广的广场,这里是观众席;东西两侧则是选手席,选手席前部是一排排的座位,后部则是几间较矮的房间,以供选手休息和准备使用;擂台的南侧一角还有一个独立台,叫位裁判席,正是大比之时,裁判组所使用的地方。

魏氏主楼宇、其它楼宇、巨大演武场、它们之间的所有建筑,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统称为魏府。

魏府外侧,它的东南西北四周,被一座环形的人工河包围在内。

这个人工河,它由西北角算起,水流向东、向南两个方向分开流去,向东流的水,历经一千多米,到达了东北角,然后转弯南流,再流经一千多米,到达东南角;向南流的水,历经一千多米,到达了西南角,然后转弯东流,再流经一千多米,也到达了东南角。

人工河的西北角流出的两支水流,从东、南两处流经,最后到东南角汇河,由此正好形成了一个环形河流,将魏府包围其内。

人工河的西北角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正是人工河接驳青石山水的地方。

青石山上青山绿水,四季常流,有几股清泉从半山腰流出,流经青石镇北部,最终将交汇流沙河,水流全部通入流沙河。

人工河西北角,其外恰有一股山水清泉,从青石山流下来,这股山水在人工河西北角恰与它相接驳。山水流经人工河,然后分开东南两道,最后汇于人工河的东南角上,东南角也有一处接驳口,人工河的河水由此流出,流向青石镇别的地方,然后婉延经过几十千米,最终汇入流沙河内。

青石镇内,这条由青石山流出,然后经过魏府人工河,再经过青石镇内,流向流沙河的这条河流,叫做魏河。

魏河因是山水流入,所以一年四季流水不断,形成了一股源源不断的活水。魏河在魏府外侧包围的这段,是魏氏派人工开凿而成的,这样就形成了一股活水,长年四季流个不停。

人工河的河面较宽,有五十多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宽度,是全部一致的。

人工河两岸则完全靠巨大的石桥相连接了。

人工河上有十多座石桥,最大的一座石桥位于魏府的中心正前方,演武场的南侧,这座桥人称府前桥,由演武场南侧连向外界,青石镇的乡民观看魏氏大比就是从此进入的。

人工河之外,它的北侧、东侧、西侧,魏氏在此还建有别的建筑。

魏生巾这一代的核心弟子,除了他之外,皆居住于魏府的西北部。西北部有一片极广的建筑群,分部着许多的院落,所有院落一起,统称为弟子院,意为核心弟子居住的院落。

弟子院筑有许多面积宽阔的院落,魏生巾这一代的核心弟子,基本上每人都有各自独立的院落,单独居住。

弟子院在人工河的内侧,而魏生巾并未住在此地,而是住在人工河的外侧。

喜欢紫坛记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紫坛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紫坛记》,方便以后阅读紫坛记第17章 魏氏府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紫坛记第17章 魏氏府坻并对紫坛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