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线索

作品:考古智多星|作者:江江曹|分类:悬疑|更新:2020-01-13 19:52:47|字数:9114字

没有选择公园为入口,而是进入校园的梧桐林。

越是深入,黑暗越甚,可是他并没有打开事先准备好的手电。

因为他惊奇的发现,获得鹰眼之后的他,在夜间也能够清晰的看到树林的场景。

前行了十来分钟,学生的活动痕迹变得少了许多。

“果然有古怪。”

学校居然在树林深处筑起了高墙隔绝山岗,而且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

等他平稳落地定睛一看,“呸。”

“开个房能怎样嘛,能怎么样嘛。”

地上散落着使用过的橡胶制品,甚至还有底裤挂在树上。

姜书栋快步离开,太过污秽让他心里不舒服。

围墙这端人迹罕至,杂草生长的很茂盛。

凉风吹过,植被沙沙作响。

鹰眼在密林中的能见度大约五十米,姜书栋细致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月光将树影投射在地上,随着轻风微微晃动。

相比猫头鹰时不时发出“呜呼呼”的瘆人啸声,虫鸣声反而让人心安了不少。

人类对未知是会产生恐惧的,发现了解才能打破恐惧,姜书栋屏气前行尽量不发出任何响动。

“咔”的一声响,姜书栋注意力全在四周,忘记了脚下。

低头一看,自己居然踩到了动物的骨骼。

“嘶”。姜书栋倒吸一口气,这白骨是什么生物?

捡起被踩断的骨骼端详了好一阵,手臂长的脊骨断成了两截,这是小型动物的骨骼。

一踩就碎,说明时间已经足够风化了。

任何动物的尸体暴露在空气中,食腐生物以及微生物就会快速分解尸骨上的血肉。

大约一个月,就会只剩下骨骼。

而脊骨上的筋已经干透了,应该是野兔子的脊骨。

扔下脊骨后,姜书栋正要继续走,看到眼前的景象,他楞在了原地。

四周凭空出现了大量坟包,密集程度堪比瓢虫上的斑点。

背上的冷汗很快就打湿了运动衫,后背一颤只觉得浑身发麻。

“我也没有动过一步,怎么先前没有看到这些坟包呢?”

闭上眼用力晃了晃头,生怕眼前的坟包全是幻觉。当他睁开眼,坟包依然凸起在眼前的密林空地上。

心底的寒意更甚,姜书栋有种站在寒冬雪地的感觉。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深呼吸舒缓紧张情绪,姜书栋朝着距离他最近的坟包走了过去,步伐稍显迟疑沉重。

圆形的坟包大约一米高,占地有六人围坐的餐桌大小,只是没有墓碑记载前人的生卒年限。

姜书栋蹲在地上,嘴上念道,“无心打扰前人休息。”

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这可不是迷信。

说完,捏了一戳坟包的封土,揉捏了几下,全部变成了颗粒粉末。

绕着坟包走了一圈,手汗让土沫儿变得有些粘手,姜书栋嗅了嗅气味,并没有新土的腥味儿。

气味辨别土壤的方法是姜书栋听考古系老师讲的,相传当年盗墓贼发明了洛阳铲,高深的盗墓贼就是通过挖出来的土壤气味来确定下方是否有墓葬。

通过封土判定遗迹年限只是方法之一,如果设备齐全还能够鉴定土壤所含分子形成的绝对年代。

这野坟封土采用的是黄泥土,又叫死黄土,不利于耕作稻禾,下雨的时候粘性很重,踩在上面容易粘住鞋。

坟上有细微的裂缝,这也是黄泥土的特点,缺水的时候皲裂像是龟壳纹路,多雨的时候又会粘合。

姜书栋判定这座野坟的堆砌年限最晚是七十年代。

而判断年限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坟包的样式结构。

过去的墓葬习惯在坟前垒砌石头,在风水学中属于阴宅的院墙,后世子孙祭拜时也会把纸钱压在石头缝里。

这样还可以有效避免雨水冲垮墓葬,避免打扰前人休息。

在现代农村,即使有坟包,也会用水泥砖块垒砌,代替石头的作用。

野坟都没有垒石,很可能是草草下葬一切从简,数量如此之多应该是灾祸导致同时期人口骤减。

而断代的第三点,就是子孙的祭拜问题。

四周的野坟全都没有墓碑,说明这里的坟主人,都没有子孙来祭拜。

想到这儿,姜书栋越发觉得不对劲,如果此处真是客家人的家族坟寝,没有砖石垒砌就算了,怎么又没有墓碑呢!

祭拜前人是华夏文化中的“礼”,现代也有清明节,人们放假就是方便祭拜先人的。

在华夏礼仪之邦,这是寻根朔源的大事儿,不认祖宗脊梁骨都得被戳断。

姜书栋站起了身,不解和疑惑已经盖过了恐惧。

原以为这坟林守夜只是听起来瘆人,可是突然出现的野坟冢却告诉他一切都不那么简单。

而且这守夜任务,本就是神秘的神仆发布的,这已经值得他去弄清楚原因了。

接下来探查了四周的其他几座野坟,封土也都是采用的黄泥土。

此时精神高度集中,姜书栋不断的舒缓自己的情绪,会不会错过了些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考古智多星》,方便以后阅读考古智多星第232章 线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考古智多星第232章 线索并对考古智多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