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徒生叹误解终了上

作品:凤起云澜|作者:莫倾羡|分类:古言|更新:2020-08-14 22:57:10|字数:8998字

本以为元康帝不会在意自己的反对,冯纪宇都准备跪下来求帝君收回圣旨了。可下一刻就听到元康帝以极为平静的语气问着自己,想要他阐述一下“不妥”之处。这一发展态势倒是让冯纪宇始料未及,也让朝堂上的其他臣工有了一丝惊讶。而这其中内心最为触动的,恐怕就要属丞相韩梧信和礼学寺承段天泽了!

经过片刻的大脑短路之后,冯纪宇才意识到应该尽快答复了帝君的问话,这才拱手施礼准备陈述自己的理由。“圣上,斩草必除根,否则后患无穷!这等道理微臣以为,圣上必定也是有所考虑的!”

冯纪宇这话说得倒是漂亮,明明是他在指责元康帝拖沓不决,最后只是草草让大皇子夫妇和离了事。可他在言语上却不见一丝不满与埋怨,倒是给元康帝戴了个高帽,说其必定早就已经想到了此处。换言之,这不就是在变相逼着元康帝作出决定,否则就会背上个昏庸无道的昏君骂名了吗?即使元康帝自己心里清楚,可天下之人何其多,他一个人清楚,又哪里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妄言呢?

可若是连这等言语都无法应对过去,元康帝这几十年的沉浮也算是白白经历了。只见他面色不露急躁,言语又兼而平和,俨然一副礼贤下士的大度模样。

“冯卿,此言恐怕欠了妥帖!皇子陵阳乃朕长子,若真依卿之见,莫不是连朕都牵涉其中了?”话尾之音略带疑问,似乎是在刻意询问着殿中的冯纪宇。只不过此时元康帝的眼神却不像他说的话那般平和,一双眸子就像刀子一样散发的狠厉的味道,直直戳在冯纪宇身上。

而听完元康帝的话语,冯纪宇也是直接震惊当场,他本是想要以言辞激得元康帝严惩了涉事之人,更是将话说得漂亮,想逼着元康帝做下决断。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番言语给自己挖了个填不上的巨坑,更是触碰了帝君的底线,触了帝君的霉头。他的这等言语若是殿上有心人稍加解读,恐怕就会给自己扣上个图谋不轨,弑君夺位的罪名。

一时间,冯纪宇的脸上已经渗出了汗珠,本已经到了舒爽的秋季,可此时的他却觉得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心中更是暗暗祈祷着!他不求此时有人能拉他一把,但求不要有人趁此机会落井下石,绝了自己的官场之路!

希望终归只是希望,若是老天爷真的能够在你祈祷之后,事态发展便顺着自己所想进行,那倒是真的万事顺心,事事顺利了。

就在冯纪宇想要跪下祈求元康帝的宽恕,想要推说自己思虑不周的时候,方才那些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墙头草”们倒是活跃了起来。他们一个个皆是站出来向元康帝陈述着自己发现的时间,只为了能够让元康帝注意到自己,并且通过自己给出的所谓证据,顺利的完成他想要做到的事情。与其说他们是“墙头草”,倒不如说他们是一群见风就跑的投机分子。只要有了别的风向,恐怕他们就又会猜测一番帝君的用意,然后再来个剧情饿得反转。

高坐九龙祥云椅的元康帝就这么瞧着殿上的闹剧,却并没有出言去阻止些什么。若是朝堂之上皆是事事洞悉的权谋之臣,那他这个王朝最高统治者不就岌岌可危了?这也就是他没有肃清这些在冯纪宇眼中被称为“渣滓”的存在。朝堂之中,帝君需要这些所谓的墙头草去营造氛围,只有控制住了这些人,才能更好地制衡住真正有才有德的臣工宗亲!

“好了!此事已定,众位臣工就不要再多加妄言!”厉声止住了大殿之中的杂乱争论之声,元康帝大手一挥,示意殿上之人尽快接受旨意的下达。而后,他看向站在自己一侧伺候的荣连福,递给其一个眼色。荣连福点头会意,快步走下了高台,这手中那份旨意送往了鸾台,使其能够尽快下发。

一场朝会最终在元康帝的控制之下,走向了他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乾元殿中的臣工却成了配合元康帝的棋子,不敢多言一句,更不敢多向前行一步。

就和元康帝在缘觉寺中教导云沐阳的那句话一样,为君者,必以其术御天下,先御己身,而后御臣民,终则御天下事。

先不提这道和离的旨意是否会给云陵阳夫妇带来什么意外情况,单就刘瑛与依晴当时的约定而言,刘瑛想要达到的目的已经实现。即使圣旨之中提到,要将刘瑛逐出京都,且永不得入内。许多人都会认为这件事对于刘瑛而言不光是耻辱的问题,更让刘氏宗族再无出头之日。要知道,如今的刘家,除了她刘瑛一人之外,族中所有外男皆是关押在牢狱之中,恐怕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得见外面的世界。

但谁又能保证,这件事情对于刘瑛而言不是桩好事呢?离了奥良城这是非之地,外面的世界天地广阔,谁又会去再想曾经的拘束?

在外人看来是荣耀权势的东西,在此时此刻的刘瑛心中,又怎么比得上自由来得畅快呢?是福是祸也只有个中人等自行体会,旁人之言不可尽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凤起云澜》,方便以后阅读凤起云澜第一百八十五章 徒生叹误解终了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凤起云澜第一百八十五章 徒生叹误解终了上并对凤起云澜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