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锦书寄永昌

作品:大明庶吉士|作者:尘埃之悟|分类:历史|更新:2020-09-26 15:55:59|字数:4150字

议论声为什么会这么大呢?这要从古代的制度说起。

简单来说,就是后世常说的一个词,叫帝师。

帝师有啥用?作用非常之大。

君不见昨日五品青袍廊下官,今日便是大红绯袍入阁拜相跃龙门?

当然这说的是袁宗皋,整个古代君王制度都有这一个特点。本质来说这其实是人性,和制度关系没那么大。

皇帝与太子这种天子龙种,是不可能有人和他们当朋友的。唯一敢在他们头上动土的,除了他们父皇母后外,就只有他们读书时候的先生了。

所以最亲近的也只有这几位。

因此一旦学生当了皇帝,师父水涨船高,自然地位上升。再加上老师长期树立起来的博学形象,学生自然是信任万分。

一旦龙御上宾,登基为帝。

但凡遇到点麻烦事,最先想起来的肯定是自己的先生。但凡有个重要位置缺人了,想到的也是自己先生。但凡想听点建议,也自然是先生的话管用。

这就是为什么自古帝师都会官居一品,成为一朝重臣。晚清的光绪帝师翁同龢,更是一手促成了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其起的作用有多大一眼就知。

而经筵,属于对皇帝进行授课的重要事件。每月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三次进讲,皇帝御文华殿,遇寒暑则暂免。

开经筵为朝廷盛典,由勋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等官侍班,另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

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

这样一解释,经筵讲官的重要就一目了然了吧。

所以杨慎一回来就被授予经筵讲官,本生就是一件很震惊的事情。

结果还被沈秋无意之间泄露的消息所混淆。导致不少人忽略了杨慎自身的资历与才学,而是直接去想了杨廷和与杨慎的父子关系。

他们潜意识里已经认为,这是做父亲的杨廷和,利用内阁首辅的权利,在帮儿子谋私利。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嘉靖年轻,一旦通过这个机会成为了嘉靖的帝师,将来的路会是一番风顺。不少人现在都已经能够想象到将来杨慎任嘉靖朝首辅的样子了。

只有沈秋不这么想,因为这位大文人最后的结局太悲惨了。

一生流放,六遇大赦,而他却不能得赦,终是至死方休。

点卯结束后,还是老规矩。值班人员前往文华殿,其他人员留在翰林院办公,没事的或留或是接着去翻看永乐大典。

沈秋这时候才发现,杨慎与严嵩的关系好像挺不错,两人走在人群的前排,有说有笑。

沈秋一直以为这两个人是没有什么交集的,没想到此二人的关系还不错。沈秋离的近,听到一点两人之间的对话,总体来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家常事。

不过沈秋也听到了一点自己知道的事,那就是有关历史上另一位才女的事。

黄娥,杨慎的第二任妻子。小杨慎十岁,蜀中才女。沈秋曾经了解杨慎的时候,看到过她写给杨慎的《寄外》诗: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才子佳人总是不相负,流放万里达三十年的杨慎,得到黄娥的这些相思信,想来人生也无憾了。

或许这就是杨慎能够在永昌戍边,并且来回奔波于成都,几十年依旧保持着对世界的信心与未来向往的原因。

沈秋想起了那句古话,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故而此刻所有人看向杨慎的眼神中,有嫉妒、有羡慕。但唯有沈秋的眼中更多的是惋惜。

沈秋不是什么圣母体质,也不是见人就善心大发。只不过经历过一场人生大变,如今的他,总是能不知不觉看到事物的另一个面。

心里也有了,愿天下人平安圆满的这种大愿望。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不能圆满,希望看看别人圆满的样子。

想到这里,沈秋不由的停下了脚步,站在承天门外的金水桥上,借着水中倒映,看了看用来自己嘲笑自己的那无奈笑容。

不免在心里嘀咕道:沈秋啊沈秋,尔虞我诈、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将你培养成一个会察言观色、笑脸迎人的酒桌青年。怎么一场变故就让你心态如此大变呢?

当然水中除了小鱼儿因透气,点出的一圈圈涟漪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反应了。他的问题,也就无从回答了。

李默、李春芳二人,一直有聊不完的话,这时才发现原本跟在身旁的沈秋居然不见了。

两人这才惊觉起来,赶忙快速的上下前后左右一番搜寻。这才看到站在金水桥一侧,双手撑着汉白玉桥柱,如同傻子望月般看着桥下的沈秋。

“沈秋。”

沈秋闻声转头看向李默二人。

“桥下的鱼长大了吗?”

“好像,额,我看看。好像挺大的……”

“那好啊,你下去捞两条起来,咱们中午加餐,不吃鸿胪寺的饭了。”

李默说完就和李春芳两人开怀大笑起来,发出的“哈哈”声,让已经走进承天门的杨慎严嵩等人都回过头来看了看这发神经的三人。

明朝皇城有规定,每个门都会留下一名太监,进行协助卫军管理。

所以这时承天门的协管太监也看见了落在后面的三人,赶忙一屁股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扯着尖细嗓子喊到:“三位进士公,那是观赏鱼,就别打那主意了,赶紧走吧。净在这耽误事儿。”

其实协管太监还有话没说出来,你说这些站岗守门的大老粗们,打打那观赏鱼的主意,他也就认了。怎么读了那么多书的进士公们,也能干出这种事来,就不觉得有辱斯文吗?反正他觉得是有辱斯文。

严嵩照顾沈秋三人赶紧跟上之后,就与杨慎带着众人,继续前往文华殿。

见所有人再次出发,李默李春芳也跟了上去。

沈秋回头看了一眼桥下水中的自己,用只有他和鱼儿能听到的音量说道:“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

喜欢大明庶吉士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明庶吉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庶吉士》,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庶吉士第七十六章 锦书寄永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庶吉士第七十六章 锦书寄永昌并对大明庶吉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