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顺应者的机会

作品:大明庶吉士|作者:尘埃之悟|分类:历史|更新:2020-12-12 23:17:10|字数:8122字

夏言站在大殿之上,眼睛看着地面的时候,脑袋里其实就在争论一件事情。

自己到底要不要坚持自己的初心?

夏言也是有傲气的人,有些可以输,有些不可以输。

夏家的军籍,若是自己没有机会,就让夏家子孙继续努力。

自己纵然得罪整个官场,也不能不坚持心中正义。

因而才有了先前众人看见的那一幕。

夏言,杨廷和几人都是见过的。他们其实很满意这位年轻人,用他们的话来说,将来是个堪大用之人。

所以夏言这一番举动,做事让杨廷和眉头一皱。就连和事佬费宏都觉得意外,蒋冕则是摇头可惜起来。

其余的人,认识夏言的,不认识夏言的,无不为其感到可惜,觉得这个年轻人怕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吧。

沈秋的惊讶不亚于其他人,他甚至想冲上前去将这个人扶起来,让他乖乖到后面等着。

但是转念一想,沈秋又高兴了起来。

因为先前他只是考虑自己的个人情感,不希望太多人来面对这种压力。

但是稍微理智一点后,他很佩服夏言,居然可以在这么漂亮的场合做出这么漂亮的事来。

在嘉靖的面前,临阵倒戈,嘉靖必然会死死记住这位名叫夏言的兵科给事中。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夏言的官运,从这一刻开始,将会节节上升。

不过沈秋也知道,这是他因得的。这个时候,选择站出来,他要受多大的苦,将来就有多大的回报。

御座上的嘉靖没有想到居然还会有人,敢于跑出来支持沈秋。

看着大殿上一时安静下来,嘉靖放声一笑,试图改变大殿里不一样的气氛。

“爱卿说的没错,我大明官员当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杨先生、费先生、蒋先生你们说是不是?”

被嘉靖直接点名,三位阁臣还能说什么?自然是十足笑容附和嘉靖的意思。

平心而论,最初听完夏言汇报之后,杨廷和这位大明首辅,真的有被惊讶到。

为官几十年,遇到太多有才华的年轻人,越是年龄大,越觉得这些年轻人应当被好好培养。

沈秋原本就有经济之才,这是他非常看重的地方。

但是此次他才发现,沈秋不仅有经济之才,甚至还能完善军士器械,居然能改良火器与战船,甚至更能亲自引军出战。

已经走出了文官的范围,年纪轻轻就显露出了这么多方面的天赋,怎么能不让人惊讶。

杨廷和还是非常看重沈秋,而且沈秋其人的心里素质也是非常的好。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居然没有出现过恐惧,实在是难得。

所以嘉靖这么一问,杨廷和的爱才之心也被勾了起来。

微笑着转头和另外几人一个眼神交流之后,才回禀道:“回皇上,我等满朝文武,皆食君之禄,必然当忠君之事。不负国家奉养之恩。”

听到这样的回话,嘉靖简直高兴的一塌糊涂。

这本就是这件事情上扯起来的话,杨廷和几人既然这么说了,那基本上这事就过了,当然可能还有一点小麻烦,但是无伤大雅吧。

嘉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夏言,这个时候他其实并记不住这人的名字,黄锦马上明白,悄悄对嘉靖说了:“兵科给事中夏言。”两个字。

这时候嘉靖才完整的叫出夏言名字,并吩咐他起身。

既然几位阁老已经说话了,下面这些人自然也不太好死咬着不放。

就连杨廷仪也很是生气,他知道杨廷和在想什么。

要是他面对这个问话,他自信自己可以回答的非常完美,而且还可以做到让嘉靖都没有办法。

他只需要在后面加上一句:“国家之栋梁之才,必然用心培养,但是歪瓜裂枣,斜枝杂草则需要早日铲除,方能是栋梁之才好好成长。”

他相信自己这么说,嘉靖也不好明着护沈秋。

杨廷仪和蒋冕互视一眼,都明白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将来沈秋未必还会漏出这么大的破绽。

若是错过此次,将来想要治沈秋怕是没有这机会了。

这只是杨廷仪的自以为是罢了。

杨廷仪不可能没有考虑这些事情,他拥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

从杨廷仪等人打算,借着这次沈秋通使的机会,将对沈秋进行一番打压。

从头到尾,杨廷和只是一个知情者,但不是推动者。

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嘉靖今日身边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若想虎口拔牙,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当然杨廷和也不会固守一个念头,他也是会随机应变的人。

但是当发现,嘉靖居然神态自若时。以他对这位年少天子的了解。嘉靖虽然少年老练,但是在他们这种老家伙眼里,破绽处处都是。

此刻嘉靖的状态,不像是装出来的镇定。而是一种坦然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

杨廷和做出一副无意之间回头,想和费宏说话的样子,想要看看费宏是什么表情。

而这一眼正好让这两人的眼神刚好撞到一起。没有尴尬,没有惊慌,只有会心一笑,杨廷和似有所悟,忙道:“费老,这事你看咱们要不放到内阁详议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庶吉士》,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庶吉士第七十八章 顺应者的机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庶吉士第七十八章 顺应者的机会并对大明庶吉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