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书生查案

作品:史上第一姑爷|作者:臊眉耷目|分类:历史|更新:2020-10-16 15:25:14|字数:5042字

案发的地点是郊外,那是依附于越州城的一座偏僻农庄,比上次沈白抄自己家的路程还要远上一些。

很显然,越州城捕快的风评在民间并不是特别好。

庄中的人,无论是准备去下田的农夫,还是坐在门前编筐的老妪,再或是流着鼻涕在土道上嬉闹的孩童,一见到穿着捕快服饰的沈白和方小五,就如同躲避瘟神一样的纷纷跑开。

有些跑的急的,甚至连跌了好几个跟头,好一番鸡飞狗跳。

方小五似乎是司空见惯了,没太当回事,沈白心中却很不好受。

自己长得俊朗不凡,却如此的被人嫌弃,沈白觉得自己实在是有点对不住这幅好皮囊。

“小五,咱们的衙役队伍,在民间的形象一向如此吗?”

方小五没太理解沈白的意思:“什么……是形象?”

“就是人人都躲着咱。”

方小五说道:“对啊,据说秦重当捕头那段日子,县内的捕快一上街,便是鸡飞狗跳之景,弄不好都容易踩死几个,他卸任之后,咱县衙捕快们的风评,还算是好了不少。”

沈白回想起了秦重在县衙的那副趾高气扬,还冲自己脚底吐痰的欠扁模样……

大楚国似乎真的欠这位秦捕头一次爱的教育。

两人根据案卷的记载来到了案发现场。

整个农屋已经被烧成了残垣断壁,以农屋为正中心,方圆数丈之地尽皆化为焦土。

隔了这么久的时日,沈白站在农舍的旁边,还是依稀能闻到一股焦味。

可想而知,当初这场大火得是有多么的惊人。

“烧死了一家三口。”沈白一边绕着房屋走,一边回忆着卷宗中的内容:“是一对农户夫妇和他们女儿,目前的定案结果是贼寇所为。”

被烧焦的残垣断壁对方小五似乎有着极大的精神影响,他躲在沈白的身后,哆哆嗦嗦的不敢靠前。

古人多迷信,信奉鬼魂之类的,特别是对于方小五这样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傻小子来说。

这可是烧死过人的地方,说不定还有冤魂飘荡呢……多瘆得慌啊!

看着沈白没有丝毫害怕,只是绕着房屋一圈一圈的观察,方小五发自内心的感到佩服。

要不说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呢,什么也不怕……鬼都不怕!

沈白绕着房屋看了一会,又观察了一下四周,更加确定这案子多少有些蹊跷之处。

这房屋虽然独立在农庄之外,但与庄内其他农户所居并不是很远,贼寇若是要来抢劫财物,为何独独就烧他一家,不抢别人?

难不成整个庄内,就只有这一家农户有钱有粮?

沈白观察过现场之后,对小五道:“走,咱们去找这村中的族长。”

越州城旁边的村庄,大多一村一姓,比如这个庄子里的男丁大多数姓刘,就叫刘庄。

不要小看这一族之长,在这个信息滞后,没有通讯设备的年代,一族之长的权力远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一个庄子的族长除了兼任村长的职务外,同时还兼职村书记,税务所所长,派出所所长,乡法院院长,工会会长,生产队队长,武装部部长等多重职务!更有甚者,还是一村中所有寡妇的依靠。

由此看来,一个王朝可以没有县令和捕快,但绝对不能没有族长。

他们才是朝廷管理民间最基层的奠基石。

刘庄的族长是个白发苍苍的老汉,拄着拐杖,看模样最少也有七八十岁了,但古人的保养水平不如现代人,上了岁数后易显老,所以这位刘族长的实际年龄可能也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老。

刘庄的族长似乎没想到县衙又会派人来问这件案子,他以为风声早就过去了。

“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咋秦捕头又派人问?”刘族长陪着笑,一边给沈白和小五倒水,一边试探着他们。

沈白前世混迹职场,早就练就了一项绝技,那就是从对方的话里找痕迹。

“秦捕头?”沈白挑挑眉:“现在越州城的捕头,可不是他。”

刘族长闻言一愣。

沈白迅速改变口风,借机诓一诓他:“我来之前,秦大哥特意嘱咐,他现在不是捕头了,让咱们这些人在外面说话的时候,特别是议论他的时候,都注意着点,管住自己的嘴。”

说罢,沈白将手中的水碗轻轻的桌上颠了颠,道:“秦大哥可不希望因为咱乱嚼舌头,耽误了他个人的前程,这点道理想必你应该明白。”

刘族长咳嗽了两声,陪着笑说道:“是,是,老汉明白了,不是秦捕头,是秦捕快!”

看到了刘族长的表现,沈白就知道他跟秦重之间一定多少有点猫腻,但这猫腻的突破口应该从哪里打开呢?

沈白的大脑飞速的运转着,然后有了主意。

“秦大哥让我们来,是想问问那件案子。”沈白用手指了指纵火案事发现场的方向:“朝廷最近会派人来地方巡视考评,你们刘庄这件案子的影响不小,很可能会受到考察官员的询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史上第一姑爷》,方便以后阅读史上第一姑爷第十七章 书生查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史上第一姑爷第十七章 书生查案并对史上第一姑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